孩子入园那些最头疼问题,不防试试以下方法

孩子在幼儿园,妈妈可以不焦虑!能做到这点需要抓住重点,理清到底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本文总结了几个最让妈妈们头疼的问题,我们一起迎接挑战、各个击破。

你最揪心的:分离焦虑

我们要理清的关键问题:分离焦虑从哪儿来?

你能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吗?把你一个人扔在一个极其陌生的环境里,你不知道饿了到哪儿去找吃的,上厕所和睡觉的模式和之前的经历完全不一样,你不知道身边的人对你是不是友好……对于孩子来说,上幼儿园的感觉可能比这假设的情境还要糟糕。所以,分离焦虑,一方面来自孩子不确定能在新环境中掌控好自己,也就是不确定自己的吃喝拉撒能够像家里一样得到满足。另一方面来自情感层面的失落——我信任和亲近的人都不在这里,他们是不喜欢我了,还是不要我了?

父母要做的:

1、确定孩子的“自我掌控感”。

经多位幼儿园老师反复验证的一条“真理”是——那些在家里自理能力强、父母包办比较少的孩子适应幼儿园更快,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掌控感更强。所以,缓解分离焦虑的基础工作是确定孩子在幼儿园对吃喝拉撒的掌控,确定孩子知道用什么样的方法表达自己的需求。

2、管理好我们大人自己的情绪

面对孩子的哭闹,我们应该尽量保持平静,因为如果大人表现出无措、不安、焦虑,孩子就会更加没有安全感。你此时最需要做的是蹲下来跟孩子说:“我知道你不愿意离开妈妈,你可以伤心一小会儿。”然后适时转移到老师身上,最后果断地和孩子说再见,可以强调一下:“吃过晚饭后就能见到妈妈”。

3、重新强调你们之间的亲密与联结

孩子上幼儿园的过程是扩大信任圈的过程,由开始的只信任家人到慢慢信任老师、信任朋友。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而且后面的信任是建立在前面信任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如果孩子和家人建立起的信任关系越牢固,孩子越容易与别人建立信任关系。刚刚入园时,孩子会对之前的信任关系产生怀疑,所以一定要反复强调:“爸爸妈妈像以前一样爱你,是因为你长大了,要去做自己的事情。就像爸爸妈妈上班一样。”另外,不要忽略幼儿园之外时间里的高质量陪伴,多陪孩子一起做他喜欢的事情。

父母不要做的:欺骗和恐吓

用“出去玩”把孩子骗出家门、把幼儿园描述得天花乱坠、说“不上幼儿园就有人来把你抓走”这样恐吓的话……这些欺骗只会让孩子不信任父母,不信任环境,重新建立起信任关系需要更长的过程和更多的耐心。

你最放心不下的:吃喝拉撒睡

到底是孩子适应幼儿园还是幼儿园适应孩子?

初入园时,我们通常会跟老师提一些个性化的小要求,比如睡觉需要陪,吃得太慢需要喂,大便后要用湿巾擦屁屁……通常,为了帮助孩子们适应新环境,老师会尽量满足这些小要求,但我们不能以此为借口让这些小要求变成常态。想想孩子为什么要上幼儿园呢?——因为孩子可以和这些同龄人一起学习建立起居常规、熟悉生活常识、掌握交往技巧、锻炼体能和技巧,学习他们这个年龄段能够领悟的各种能力……好吧,既然这样,我们别纠结在这些小事儿上了,你觉得呢?

父母要做的:

1、帮助孩子正确表达自己的需求

很多刚入园的孩子都会尿裤子,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知道如何告诉老师自己想去厕所。所以,可以让孩子在家里多学习一下“我想……”“我要……”这样的句型,表达自己的需求。

2、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生活节奏

初入园的时候,要尽量和幼儿园保持一致的生活节奏,这样周末后回归幼儿园就不会演变成“终点又回到起点”。另外,独立吃饭、入睡、如厕,这些能力也都需要在家里帮助孩子练习。

父母不要做的:把所有任务都推给幼儿园

建立好的日常起居习惯和自理能力是孩子在幼儿园需要学习的重要课题,比如开始的自己吃饭、自己入睡,到后来的正确洗手、自己穿衣服、自己刷牙……老师会定期公布最近孩子们需要学习的新本领,目的是希望父母能够在家里配合学习和坚持。不要觉得在家里练习仅仅是配合老师工作,它是在帮助孩子在幼儿园表现得更自信,还是在帮助孩子成就“习惯”。

你最拿捏不好尺度的:和老师相处

我们要理清的关键问题:老师不是保姆,也不是法官,而是你的合作伙伴。

和老师相处,不能高高在上,也不必唯唯诺诺,营造平等、尊重的气场远比具体的相处技巧更重要!

父母要做的:

1、尊重、合作是沟通的前提

如果你总是挑战老师的权威,那么孩子肯定也很难遵守课堂纪律。不要以“审问”的口吻问老师“为什么让孩子学这个?或者“为什么要制定这项规则?”,这会让老师觉得你根本不信任她。

2、遇到问题要冷静客观

如果孩子带回来一些负面信息,比如“老师批评我了”“小朋友欺负我了”,我们首先不要过于紧张或者激烈,先倾听孩子的描述,如果孩子很委屈,先肯定和理解他的情绪,给他适当的安慰。然后及时和老师建立沟通,看看到底问题出在了哪里,一起想办法解决。当然,如果有确凿的证据显示老师的处理不当,我们也要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保护自己的孩子。

父母不要做的:喋喋不休、没有重点

虽然和父母沟通是老师的职责之一,但也不要抓住老师不放,喋喋不休地说个没完。一定要事先想清楚,掌握好时机和时间,而且绝对要抓住重点。也不建议给老师提过多的个性化的要求,不仅会给老师增加负担,也是在剥夺孩子适应环境的能力。

你最手足无措的:小朋友打架了

安全范围内的冲突不是坏事

孩子在幼儿园中发展出的一项重要重要本领就是交往能力,正是在冲突中,孩子慢慢学会了如何体会别人的感受,如何用不伤害别人呢也不伤害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

父母要做的:平静和客观很重要

首先,你必须弄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可以引导孩子慢慢把当时的情况说给你听,然后再结合老师提供的信息,还原事态的原貌。无论是打了人还是被人打了,都需要让孩子知道:打人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对于打人的孩子,要引导和帮助孩子找到不伤害别人的解决之道。对于被打的孩子,可以教给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比如躲开。

父母不要做的:打了别人沾沾自喜,被欺负了不依不饶

总是打别人的孩子其实更值得担心,因为他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身体,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更好办法。“被欺负了”更多是大人无法承受,其实孩子本身没有受到多大的伤害。当然,所有的前提都是客观的事实。

你最容易犯错的:怎么和孩子聊幼儿园

我们要理清的关键问题:你到底想知道什么?

对于3、4岁的孩子来说,问问题的过程其实有很强的导向性。你是更侧重知道孩子在幼儿园的吃喝问题?还是更关注孩子在幼儿园的情绪?另外,从孩子嘴里得来的信息可能会有片面性,所以最好结合老师提供的信息,客观地在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状况。

父母要做的:

1、问题问得越具体越好

尤其是对于入园不久的孩子,尽量避免“今天怎么样啊?”“今天都干什么了?”“今天都吃什么了?”等笼统的问题,而是具体地问:“今天上午是喝牛奶还是酸奶了?”“晚饭吃的是面条还是包子?”等。问得越具体,孩子回忆起来越容易。

2、问题尽量正面引导

比如:“哇,你的手洗得真干净,是在幼儿园学的吗?”“妈妈看到接你的时候你和一个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她叫什么名字?是你的新朋友吗?”“老师说你们今天玩小火车的游戏了,是不是很好玩?”等等。

父母不要做的:负面提问

“你今天又尿裤子了吗?”“有没有人欺负你?”“今天老师批评你了吗?”……这些问题只能传递给孩子的这样的信息:幼儿园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地方!

中小学家长都喜欢关注的微信:名校资讯,即可知道更多名校信息!

搜索微信:名校资讯,微信号:mingxiaozixun

感冒喝什么汤对身体好没有危害

对在感冒的时候,也都是有着很多注意事项,尤其是在饮食上,更是要注意,不要随意的乱吃,这样对疾病的治疗,也都是没有任何的帮助,那感冒喝什么汤好呢,也都是有着很多选择,例如说银贝雪梨汤是不错之选,对治疗感冒也都是有着一些帮助,而且对身体健康,也都是没有任何的危害,因此这样的汤是不错之选。

那感冒喝什么汤好呢,下面就详细的介绍下,使得我们在感冒的时候,也都知道该选择什么样的汤最佳,而且对身体的健康,也都是没有任何的危害。

感冒喝什么汤:

感冒喝什么汤对身体好没有危害(1)

1、银贝雪梨汤

功效:银耳功能滋阴补肺,润燥生津:雪梨功能清热生津,润肺化痰:川贝母功能补肺清肺,化痰止咳。三品共用具有良好的清热补肺、止咳化痰之功;尤其适宜于老年人肺虚、肺气肿、肺功能不佳所致胸闷气短、干咳无痰或咳痰咯血等症。

原料:水发银耳20克 雪梨1个 川贝母5克 冰糖(或白糖)30克

做 法:

1、将水发银耳拣去根蒂及杂 质,洗净,撕成小片。

2、将雪梨洗净削去皮,除去核与籽,切成小丁块。

3、川贝母洗净。

4、将上述处理好的原料一同放入炖盅内,加入糖和水1杯,上笼蒸约1小时,取出即成。

服法:每日1剂,早晚空腹食用。

2、枸杞雪梨汤

功效:此汤有明目、润肺之功效。

原料:枸杞300克,胡萝卜225克,雪梨4个,蜜枣3颗,瘦肉225克,姜2片,盐适量

做法: 1.只取枸杞菜叶,洗干净。

2.把枸杞梗清洗干净,捆成一扎。

3.胡萝卜去皮,洗干净后切块。

4.洗干净雪梨,切块。

5.洗干净蜜枣。

6.洗干净瘦肉,汆烫后再冲洗干净。

7.煲滚适量水,放入枸杞梗、胡萝卜、雪梨、蜜枣、瘦肉和姜片,水滚后改慢火煲约90分钟,取出枸杞梗,然后再放入枸杞叶续滚约20分钟,下盐调味即成。

3、南杏仁雪梨汤

功效:南北杏有理气平喘、化痰涎、止咳嗽之效,雪梨性寒汁多,能增加人体之津液,由津入血,由血入肺循环,故对血热津伤之肺燥者有一定疗效。冬天是感冒多发季节,常饮此汤有清热生津、化痰止咳、润肺的作用。

原料:南北杏仁各10克,雪梨1个,白糖30克

做法:

1、先将南北杏仁用水稍浸去皮;雪梨去皮和核,切成四块。

2、炖盅内注入200毫升清水,放入南北杏仁、雪梨和白糖,加盖隔水炖1小时,便可食用。

通过以上的介绍,对感冒喝什么汤也都是有着一些了解,那我们在感冒的时候,都是可以选择以上的汤品,这样对改善身体体质,也都是有着很好的帮助作用,尤其是对女性来讲,选择这类汤,对治疗疾病和滋补身体,都是有着很好效果。

"冰毒"就是"感冒药"是"下级献媚"写照

2011年,龚卫国被派往临湘担任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临湘市某局局长说,这位局长与龚卫国一起出差洽谈一个项目,龚卫国拿房卡开门的时候,从裤兜里掉出一粒药丸,但龚卫国并未觉察。这位局长偷偷捡起了药丸,并确定这是一枚冰毒药丸。如何处理这粒药丸,这位局长当时很纠结—不给,怕龚卫国第二天洽谈项目时精神萎靡出丑态;给吧,又不知怎么给。最后终于想到了一个办法—这位局长找到龚卫国,问他是不是感冒药掉了,龚卫国接过药丸,什么话都没说。(9月5日现代快报)

明明是冰毒,我们的局长大人竟然说是“感冒药”,这是典型的“权力献媚”,也是官场通病,就是下级对上级的献媚病。“冰毒”就是“感冒药” 是“下级献媚”写照。

这里的“冰毒”不仅是官员吸的冰毒,也可以是官员的缺陷与不足,失败与丑陋,但是,在“献媚下级”那里,这种“冰毒”,绝对不是“冰毒”,而是“感冒药”,是治病的药,是利于工作的药。在“下级献媚”那里,上级的一切都是对的,都是美丽的,都是好的。

干部“四风”之所以风行,其中,“下级献媚”是最重要的滋养源,正是“下级献媚”把“上级”宠了起来,驾了起来,美了起来,让“上级”在丑陋的道路上骑虎难下,越走越远,最后,走到人民的对立面,走进监狱。

为何会有“下级献媚”这种现象呢?三个原因,一是“上级”自身的素质,比如报道中的这位“市长先生”,脾气是“出了名的差”,常为工作的事情发怒,甚至在开会时张口骂娘。“他没官样,不尊重官场老规矩,讲话太随性。有时候会不分场合批评人,完全不顾及别人的面子。如此“上级”,下属则能不“献媚”,必然要通过“献媚”减少被批评。二是我们缺少一个下级监督上级的制度体系,下级对上级的监督权失落。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很少有下级敢于监督上级的,因为上级的权力巨大,一旦下级监督上级,那么,下级必然自身难保。因此,现实中,有许多部门单位一把手开会,不管是班子会,还是中层会,多是“一言堂”,下属不能说半个“不”字,否则,领导的批评就会劈头盖脸而来。下级不能监督上级,必然只剩下献媚了。三是“献媚者”得利,其实,之所以,有下级献媚这种现象,根本原因是献媚者得利,由于,我们的官员升迁过程中,上级权力的作用极大,甚至,一些部门一些单位的上级直接决定下级的升迁,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失落,上级掌握“升迁权”,必然导致下级“献媚病”。

“冰毒”就是“感冒药” 是“下级献媚”写照,下级献媚危害巨大,导致“上级”在错误之路越走越远,导致部门单位风气败坏,笔者建议,我们反对四风之后,也应开展一个打击“下级献媚”病的工作,从提升上级的素质开始,从升迁机制的凸显“民主”开始,从让“献媚下级”无利开始。(殷建光)

减轻头痛有四个小妙招

很多人都有头痛的毛病,通常情况下靠吃药来缓解症状,但药物多少都有副作用。近日,《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杂志》总结了生活中的一些非药物治疗手段,经常头痛的人不妨一试 。

1.少吃盐。美国约翰 霍普金斯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饮食上减少盐分摄取可以减少头痛发作次数。研究人员对400名成年人的调研发现,吃盐多的人与吃盐少的人相比,前者头痛发作率要高39%。

2.正念减压。研究发现压力是导致头痛的因素之一,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心理学教授克里斯特尔 帕克表示,要想减轻头痛,平时可以做做瑜伽及静坐冥想,这两者结合起来被称为“正念减压”,可以减少压力、焦虑及紧张,从而缓解头痛。2014年《头痛》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练习8周正念减压的人与接受标准治疗的人相比,前者头痛发作次数更少,程度也更轻。练习正念减压的附加好处是即使头痛发作,持续时间也不长,对生活影响程度会更轻。

3.练点肌肉。肌肉锻炼有助预防或减少紧张性头痛。丹麦一项研究对比了一组有慢性紧张性头痛人群和一组无头痛人群的颈肩部肌肉力量,结果发现,头痛组的肌肉力量比无头痛组要弱26%,同时头痛组颈肩部肌肉强壮程度也分布不均衡,这也令颈部更为僵直,影响血液循环,从而导致头痛。问题可能来自患者长期低头操作电脑或使用手机。研究人员表示,加强斜方肌(背部肌肉)力量能有助缓解头痛,同时坐着时注意挺直上身,不要长时间低头。

4.多吃绿叶菜。通过饮食来补充叶酸,如多吃菠菜,可以有效减少头痛发作次数。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研究人员做的一项调研发现,吃含叶酸食物量多的女性,偏头痛发作次数越少;相反则发作次数越多。富含叶酸的食物除了菠菜还有西兰花、哈密瓜、鸡蛋、扁豆、草莓等,可以多吃点。不仅有助减少偏头痛,还能降低中风风险。▲ (生命时报特约记者 姚力杰)

心悸恶心头痛法国女子对电磁波过敏判获伤残津贴

电磁波过敏症

所谓“电磁波过敏症”是指暴露在WiFi路由器或手机、电脑等产生的电磁场下而引发的一种症状,受害者声称电磁场引发了头疼、恶心、皮肤发痒、关节疼、睡眠中断等几十种症状。这种疾病尚未得到世界卫生组织的认可。 “电磁波过敏症”患者坚称,暴露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电磁波中让他们感到不适,甚至影响正常生活。而外界对此看法不一。瑞典和德国将其归纳于职业病的一种,但包括法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都不承认它是疾病。

这是病还是恐惧?

普通的过敏是人对同种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免疫反应。而“电磁波过敏症”反映的是患者对磁场和电场的过度灵敏,当暴露于各种电子设备中时会出现头痛、嗜睡、恶心等敏感性和流感类症状。但专家认为,电磁波过敏症或许缘于精神和心理作用,并不真实存在。科学家并未找到“电磁波过敏症”的具体病因,也无法证明这些不适的症状与暴露在电磁波下有直接联系。

许多专家把不适症状归类为一种恐惧症,认为有些人会觉得不舒服,是因为他们相信自己正在接触有害的物质。

如今,科技已发达到许多人离开WiFi就难以度日的地步。然而,也有一些人偏偏对WiFi类电磁信号过敏,甚至只能躲进山洞或到渺无人烟、没有电的地方生存才能解除痛苦。据英国媒体报道,近日,法国图卢兹市法院作出一个裁决,准许一名声称患有“电磁波过敏症”的妇女领取每月约800欧元(约合5761元人民币)的伤残津贴。

法国法院承认“电磁波过敏症”妨碍就业

这名法国女子名叫玛丽内·理查德,曾是一名剧作家和纪录片导演。然而,她却对手机、电视、WiFi路由器,甚至遥控器过敏,只要身边有这些电子产品就会出现心悸、恶心、头痛等症状,以至于无法正常工作。玛丽内称,自己患上的是一种叫做EHS(电磁波过敏症)的病,会对电子设备发出的电磁辐射过敏。无奈之下,她搬到一座小山里隐居。为此,理查德向法院递交了一份伤残津贴的申请表,起初被驳回。重新上诉后,图卢兹市法院宣布裁决,承认“电磁波过敏症”妨碍就业,因此理查德符合伤残资格,可领取每月800欧元(约合5761元人民币)、持续3年的成人伤残津贴。在判决书中,法院支持理查德的身体状况让其无法工作的情况,但拒绝把“电磁波过敏症”称作一种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