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疾病盯上年轻人17岁小伙饮食不规律患脑血栓

原标题:脑部疾病盯上年轻人 17岁小伙饮食不规律患脑血栓

高血压、脑出血、痴呆症,这些脑部疾病现在不止是老年人的“专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因压力大、经常酗酒、生活不规律患上了脑部疾病。22日上午,记者从省医院神经科内科医生处得知,现在就诊患者中,年轻人患脑部疾病成逐年上升的趋势。

脑部疾病

“盯”上年轻人

39岁的王先生是哈市一家广告公司的业务经理,平时隔三差五喝酒应酬。就在两天前的一个晚上,他请客户吃饭时,突然感到头晕,手脚也突然不听使唤了。“当时也就喝了两瓶啤酒,怕扫朋友的兴致,就忍痛又喝了三瓶。”王先生说,就是这五瓶啤酒,导致他在打车回家的路上头越来越晕,下车的时候连腿都不会动了。到医院检查发现,王先生是突发脑血栓,而且是因为当晚酗酒引起的。“平时我也没什么感觉啊,只是血压高了点,怎么能患上脑血栓呢?幸好不是很严重。”王先生说。

黑龙江省医院神经内二科主任魏广宽说,就在去年他接诊了一位年纪只有17岁的脑血栓患者,“当时这个孩子是因为骑电动摩托的时候腿部不听使唤而摔倒了,送到医院经过CT、核磁检查后发现,他的脑部出现梗塞。”魏主任说,这名17岁的男孩是因为在骑摩托时突发脑梗,而导致摔倒。经患者家属叙述,他平时在饮食上非常不注意,且体重超出了同年龄孩子的体重,并患上了高血压,所以导致了现在的脑血栓。

不良生活方式影响脑健康

魏主任介绍,近几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出现了诸如记忆力衰退、脑出血等各类由神经系统引发的脑疾病或亚健康症状。

“过度用脑者最容易发生脑血管疾病,也会带来各种亚健康症状。”魏主任说,现在越来越严重的脑健康问题已不容忽视。有数据显示,中青年人发生脑出血等脑部疾病在近十年来,是呈逐年上升的状态,而且是以快速增长。

现在的中青年人饮食长期没有规律,上下班大多“以车代步”,很少运动,导致“三高”患者增多。而“三高”患者并发上述脑疾病的几率比普通人高三倍。

此外,长期饱食、睡眠不足等坏习惯已变成有损大脑健康的“元凶”,尤其是脑梗塞、脑中风、痴呆类的患者明显增多。魏主任说,长期的劳累和经常性超时工作,或者工作之后长时间熬夜打牌等,容易造成身体机能的紊乱从而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

专家提醒:养成良好作息规律延缓大脑老化

魏主任提醒,养脑健脑首先应饮食有节,改善饮食结构。烟酒会引起脑细胞代谢异常,加速细胞死亡。要健脑就要戒除烟酒。其次,要保证睡眠,不要过度用脑。此外,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注意锻炼,劳逸结合。因为运动能调节和改善大脑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使大脑功能得以充分发挥,延缓大脑老化。(作者:崔明明)

(来源:黑龙江晨报)

在美丽的秋分,预防不美丽的疾病

一眨眼秋分就到了,这是全年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当天,阳光直射赤道,北半球白天和黑夜等长。按照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所以叫秋分。

秋分之后,一场秋雨一场寒,长江以北的地区日平均气温都会降到22℃以下。不过,虽然冷空气开始影响北方的天气,但秋分节气气候还是比较好的,晴空万里,凉爽宜人,菊花盛开,蟹肉肥美,是个令人心旷神怡的好时节。

要提醒大家的是,时节虽好,饮食起居同样需要注意把握“平衡”。

秋分时节饮食宜忌

秋分之后气候逐渐干燥,所以在饮食上要特别注意。在此我建议大家多吃一些清润、温润为主的食物,比如:芝麻、核桃、糯米、蜂蜜、白萝卜、胡萝卜等。另外,秋天的果蔬也是花色多样,其中藕、荸荠、甘蔗、秋梨、柑橘、山楂、苹果、葡萄、百合、银耳等,都是此时调养佐餐的胜品。

提醒脾胃不好、容易腹泻的人,水果不宜多吃。

秋分时节健身三防

秋分之后早晚温差大,气候较干,要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要注意三防。一防受凉感冒:秋日清晨气温低,户外活动应根据气温变化增减衣服;锻炼时应等身体发热后再脱下过多的衣服;切忌穿汗湿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令身体着凉。二防运动损伤:人体肌肉韧带在气温下降时会反射性引起血管收缩,肌肉伸展度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关节生理活动度也会减小,神经系统对运动器官的调控能力也随之下降,容易在运动中造成肌肉、肌腱、韧带及关节损伤。建议大家在每次运动前注意做好准备活动。三防运动过度。秋天是锻炼的大好时机,但因人体阳气正处在收敛内养阶段,因此运动量不宜过大,否则出汗过多,阳气容易耗损,宜选择轻松平缓的项目。

谨防秋燥引发疾病

风多干燥的秋季,燥邪入侵就会使人得病,中医常称为“秋燥”。这时导致最常见的疾病就是感冒、咳嗽。

秋季感冒的病人,开始是鼻咽部黏膜皱缩而感觉干燥,继而由于充血会有痛感,随后出现鼻咽部发痒不适、干灼疼痛、干咳少痰,气管喉头黏膜发病而咳嗽不止,中医称之为“燥咳”。

其实秋燥又分为“温燥”和“凉燥”,它们的结果都会导致阴津耗损,出现皮肤干燥和体液丢失,并可能伤及肺部,主要表现为口干、唇裂、鼻塞、咽痛、阵发性干咳,甚至流鼻血或咯出带血的痰等一系列类似上呼吸道感染的“干燥症”。针对以上症状,除了建议大家饮食调理之外,还应该接受“对症下药”。

秋分后防治小儿鼻炎

秋燥易伤人,而此时小儿受到的冲击会更大:小儿鼻炎易发。我在临床中发现,很多小儿鼻炎是由于免疫力下降导致,免疫力提高了,很多疾病就远离身体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里的“气”就可以理解为免疫力。

对于孩子的治疗,一定要稳中求胜。因为:

1.目前在全世界人口中,14岁以下的儿童比例约占20%-25%,我国儿童总数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0%,儿童是社会的重点群体。

2.世界卫生组织调查指出,全球患者有1/3死于不合理用药,而不是疾病本身,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情况也相当严重,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

3.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统计,2007年约100万名五岁以下儿童死亡,其中半数以上死于能够通过使用安全的儿童专用药物进行治疗的疾病,儿童用药应该引起社会更多的关注。

鼻属肺之窍,因为肺开窍于鼻,鼻子的很多问题从肺来论治是没有错的,这和西医的治疗思路也很相似,用到的西药很大程度上也是在消灭呼吸系统的炎症;很多中医也运用一派偏入肺经的中草药物来治疗,但疗效却是总不尽如人意!

更可怕的是,有些不太懂中医的西医大夫也在大胆而富于创造性地在使用中草药或者是中成药。我亲眼见到一些西医大夫连感冒清热颗粒(北京同仁堂生产)是治疗风寒还是风热感冒都分不清楚,就可以给病人开一堆中药治疗感冒!

为什么孩子的鼻炎总是犯?我的答案是:因为他们经常感冒,并且迁延不愈!外邪最易从口鼻而入,所以感冒时出现嘴巴和鼻子方面的症状不难理解!

为什么孩子经常感冒呢?我的答案是:因为他们脾肺气虚,不足以抵御外邪!

这和脾有什么关系?我的答案是:关系很大,相当大!从五行理论来说,脾在五行中属土,肺在五行中属金,土和金是相生关系,土生金,脾是母肺是子,这完全是一个母病及子的关系!所以,治疗孩子肺系疾病,必须要考虑到这层母子关系,子病可以救其母,用药的时候非常有必要用到健脾益气之品。

小儿“肝常有余,脾常不足”的古训,也告诫后人在治疗小儿疾病时注重脾胃的保护,我认为,治疗任何疾病,伤及到脾胃的药物都不能说是好药!

文/祁营洲大夫(北京正安中医)

秋季早晚温差大儿童扎堆感冒

随着秋季的到来,天气转凉,早晚温差大,感冒患者明显增多。近日,笔者走访我市多家医院的呼吸内科以及急诊科发现,不少患者因感冒前来就诊,其中有不少是儿童患者。对此,该院呼吸内科的马医生提醒,目前正值秋初,早晚温差大,加上有许多儿童刚入学入托不久,对新的环境不适应,导致近段时间患感冒的孩子增多。

医生表示,预防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多喝水,同时要注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在呼吸道感染多发时节,家长最好少带孩子到公共场所,以免被传染。

市民张女士两岁半的儿子小树今年9月份开始上幼儿园小小班,可是刚开学才一个多礼拜就因受凉感冒发烧了。“最近早晚温差比较大,早晨骑车送孩子上学的时候气温低,风比较大,孩子直接就着凉了,到晚上就发烧了,所以赶紧带孩子来医院看看。”昨日,在我市一家医院的急诊儿科内,笔者看到诊室内外都挤满了抱着孩子的家长们。“最近早晚温差太大,孩子睡觉到半夜老爱踢被子,这不,就着凉感冒了,不仅鼻塞流鼻涕,还咳嗽,真是让人不省心啊。”一位带着孩子在诊室外等候就诊的市民江女士说道。

据该医院儿科的丘医生介绍,这两周以来,儿科门诊和急诊的患者增多,比8月初增加了三成,他们每天要接诊不少感冒患者。患者症状多是流鼻涕、打喷嚏、咳嗽、发热等,发热度并不高,明显是着凉受寒所致。

丘医生表示,秋季天气转凉,孩子及抵抗力差人群易患感冒。由于最近我市早晚温差大,患感冒几率较高,因此家长要适当给孩子增加衣物,同时重视预防受凉感冒。“到医院的一般是孩子或吃药不见效的患者。很多患者出现咳嗽、流鼻涕等症状后,为了图方便,就自己找些感冒药、抗生素之类的药让孩子吃。”丘医生提醒:“此时治疗感冒要分清楚是风寒还是风热,以便对症下药。”

丘医生表示,由于近段时间我市早晚温差大,因此要注意预防感冒。家里开窗通风时间少、孩子的衣物增减不及时、小孩好动,易出汗,汗湿的衣物不及时更换等因素都极易造成儿童感冒。对此,丘医生建议,要注意开窗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家长要及时给孩子增减衣物,多进行户外活动,给孩子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好习惯;要给孩子多喝水,保持呼吸道湿润。

秋季气温变化大,要根据天气适时增减衣物。秋天降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因此孩子穿衣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循序渐进。秋季给孩子穿衣不要一下子穿得太多、捂得太严,以免过多出汗。适当地冻一冻,不仅可以让孩子逐渐适应凉爽的天气,增强耐寒的能力,也可以为冬季防寒做准备。如果孩子出现感冒症状,最好及时到医院诊治,切勿盲目购买感冒药自行给孩子服用。(陈珍)

感冒喝中药不见好?专家:或煎煮和服用方法不对

生病看中医,拿药回家煎煮后服用,有病人觉得效果不太好。江苏省中医院肾内科主任中医师孙伟表示,中药的煎煮和服用对药效有很大影响,如果服用和煎煮的方法不正确,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喝中药感冒却不见好

最近,58岁的王女士因为感冒咳嗽去看中医,医生给她开了含有银花、菊花、枇杷叶等成分的中药。可是一个星期后,王女士的感冒还没好彻底。这次她又来到江苏省中医院,医生详细询问了她这一周的生活,排除了饮食、交叉感染等问题后,医生把原因锁定在煎中药的方法上。

孙伟表示,很多人喜欢长时间浸泡、煎煮中药,而治疗感冒的药一般水开后5-10分钟就可以取汁服用,用小火来炖,水不要加太多,倒出来150-200毫升为宜。避免因为过分煎煮造成药物中挥发性成分丧失,影响疗效。一般来说,补益性质的药需要久煎,这样才能煎出有效成分。

孙伟表示,煎煮和服药的方法得当,才能真正起到养生保健的作用。

不要用矿泉水煎药

钱大爷胃病犯了,中医开出一剂药方,他回家用矿泉水连煮了一周,一点效果都没有。问了医生才明白,水质对中药的药效也会产生影响。孙伟表示,历代名医均有严格要求,如李时珍将煎药用水分为雨水、露水、雪水等五种,这些水都是天然的蒸馏水。如今,许多家庭都在用大桶装的矿泉水,但矿泉水不是煎药的好选择。这是因为矿泉水中含有一些矿物质和金属离子,例如钙等,它们对中药发挥药效有一定影响。如果条件允许,煎药可以使用蒸馏水或纯净水,凉白开也可以。

煎煮药材时加水量一般以淹过药材表面2~3厘米为宜,质地坚硬的如何首乌、白芍等加水量可多些,质地较软的药材如蒲公英、藿香加水量只需淹没药材即可。

另外,中药讲究“水火共制法”,火的选择也很重要。很多人用电磁炉、电水壶等电器熬中药,它们对中药材的有效成分有不同程度的破坏。在家自行煎制中药时,最好选择煤气灶点燃的明火。(孙茜 安莹)

秋分时节陕西降雨气温下降请适时添衣预防感冒

9月23日陕西迎来“秋分”节气,意味正式进入秋季。气象专家提醒,随着秋分节气到来,冷空气开始日渐活跃,气温降低的速度明显加快,公众要准备好换季的秋装,以防着凉感冒。同时民间对此有一个说法秋分期间雨来年也会风调雨顺的获得丰收。

21日陕西晴转阴大部分地方出现降雨天气。21日07时至22日07时,全省有1个市县出现大雨(凤县25.3毫米),8个市县中雨。乡镇站最大降雨量为汉中宁强青木川33.9毫米。全省日最高气温分布为,陕北大部23~28℃;关中大部20~31℃,22-24日全省大部分地方有雨气温下降。

目前短期气候预测9月下旬降水偏多,对增加土壤墒情非常有利;全省即将进入秋收期,降雨量及阴雨天气偏多,对粮食收获晾晒有不利影响。对此,农业气象专家建议,各地需充分利用后期降水偏多的条件,做好蓄水保墒工作,为秋播做准备,同时要做好排水防涝工作,以防后期降雨偏多影响秋收秋播。

海南患精神障碍病人或破百万重性精神疾病将纳入保障

南海网海口9月22日消息(南海网记者 刘麦)据估算,海南15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总患病人数将突破百万,其中重性精神障碍患者接近20万,精神障碍已成为海南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突出社会问题。为大力加强海南省精神卫生事业发展,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精神卫生服务目标,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9月22日,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

海南精神专科医院仅7家 精神疾病社区康复为空白

海南省精神卫生工作起步较晚、基础较差,精神卫生服务资源十分短缺且分布不均,全省精神病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精神科)仅有7家,经核准的精神科病床1518张,精神科执业医师153人,主要分布在海口、三亚和五指山地区。由于专科医院卫生资源不足,22家农场医院设置了精神科,收治了全省约40%的精神病人,但大部分农场医院基础设施简陋陈旧、床位拥挤,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严重,有的变相关锁。精神科执业医师匮乏,临床诊疗亟待规范。全省精神疾病社区康复仍是空白。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卫生服务需求与总体服务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群众对一床难求,看病难、负担重等情况反映较为强烈。

提高精神卫生工作人员待遇 建立精神障碍预防服务网络

《意见》指出,要海口市、三亚市要加快规划建设北部和南部精神卫生中心,确保“十三五”期间全省建成以省安宁医院为龙头,东、南、西、北、中五个区域精神卫生中心为支撑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垦系统卫生资源整合,依托农场医院建立精神障碍康复基地或将农场医院精神科改建为精神病专科医院、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机构,缓解我省精神专科医院资源不足的矛盾。

精神卫生专业队伍建设方面,要不断改善精神卫生工作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研究制定精神卫生从业人员岗位津补贴制度,稳定专业人员队伍,减缓人才流失,促进精神卫生工作队伍稳定发展。每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至少配备1名专职或兼职人员承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任务。

? 心理健康促进和精神障碍预防方面,逐步建立专业机构心理健康指导和社会心理健康咨询、专业心理治疗等心理卫生服务相互衔接与配合的服务网络。省级、海口市、三亚市要依托精神卫生专业机构建设政府支持的公益性心理援助热线电话,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帮助处在心理危机中的高危人员处理心理应激,减少发生极端心理行为问题。探讨建立心理援助热线电话与“110”、“120”服务热线的联动机制,应对突发紧急事件;与其他公益性热线电话逐步建立高危人员的转介机制,发挥各自优势,实现功能互补。

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登记报告制 将重性精神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

要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登记和报告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社区康复机构要负责建立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的健康档案,对在家居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并指导患者服药和开展康复训练,同时对患者监护人进行精神卫生知识和看护知识培训,强调患者家庭的监护、关爱和照料任。要逐步形成“精神病专科医疗机构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精神康复专科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以及社区康复机构和家庭”一体化精神病医疗、康复服务网络体系和服务工作机制。?

《意见》要求,完善医疗保障和救助政策,将重性精神疾病纳入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切实减轻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对在三级、二级和一级精神病专科医院救治的重性精神病患者,其住院费用分别按70%、80%和90%报销,对患者缓解期门诊诊疗包括服药检查费用按每年2400元给予报销。对于符合条件的贫困患者,要按照有关规定,资助其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并对其难以负担的基本医疗费用给予补助。对于肇事肇祸重性精神病人,其治疗费用优先通过医疗保险给予解决,其余费用符合民政医疗救助条件的,由民政部门按照医疗救助规定进行救助,不能解决部分要积极协调通过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大病保险等渠道给予解决,最大限度减轻和减免患者的就医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