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s自爆患上中耳炎中耳炎多与感冒关系密切

2月19日,台湾艺人徐熙娣(小S)在微博上传了一张素颜自拍照,并留言:“今天一早起床就觉得右耳很痛,赶紧去看医生,果真是中耳炎,第一次得,跟我想像的差不多!”网友们纷纷留言慰问:“要快快好起来喔!别老挖耳朵!”

虽然小s没有说明患上中耳炎的原因,但是中耳炎多与感冒关系密切。最近流感处于高发期,专家表示,防中耳炎要先防感冒。

防中耳炎先防感冒

北京儿童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陈敏介绍,绝大多数孩子的中耳炎是由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因此要想防范中耳炎,不如先预防感冒。儿童咽鼓管较成年人短、平、宽,相对来说,患中耳炎的概率更大。感冒后,咽部、鼻部炎症向咽鼓管蔓延,有了这个“粗短平直”的通道,细菌、病毒等致病菌就能很轻易通过,进入鼓室,引起中耳炎。

做做鼓膜按摩

山东省立医院按摩科主任王海泉表示,得了中耳炎可以做鼓膜按摩,以配合治疗。简易方法是用食指间断地挤压耳屏,压一下放一下,使外耳道的压力忽高忽低,借以振动鼓膜。在经过保守治疗的同时,不妨进行按摩,一般1~3月为一个疗程,一两个疗程就能见到效果。

不要服热性补药

患了中耳炎,饮食上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天津市公安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李岩说,不要服热性补药,人参、肉桂、附子、鹿茸、牛鞭等,多食有清热消炎作用的新鲜蔬菜,如芹菜、丝瓜、茄子、荠菜、蓬蒿、黄瓜、苦瓜等。另外,不能强力擤鼻和随便冲洗鼻腔。(综合自健康时报)

徐州春天仍未到来雨水节气还要预防感冒

这几天天气晴好,阳光普照,让人感觉春天来了,连湖东路上的迎春花都开了,不过根据气温情况,气象专家表示,我市距离春天到来还需要等一段时间。

迎春花已开,柳树未抽芽

这两天市民除了在微信朋友圈晒蓝天,还有的在晒含苞待放的花儿,从春节长假后期,我市就迎来了“蓝天+白云,太阳当空照”的好天气,气温也是不断抬升,昨日下午2点室外平均气温达到了13℃,虽然比不上年初二初三时18℃的最高温,但和往年相比已经不相上下。

虽然昨日的天空不如前两日那么蓝,但并不影响人们游玩的心情,在云龙湖、植物园、探梅园已经能感受到些许春天的气息,湖东路东侧大片的迎春花已经开出柔弱的黄花,一朵朵稀疏地绽放于蓬松的枝条之上,在周围凋敝的植物之间显得特别精神。

在湖东路上,还有含苞待放的玉兰,期待着春风的呼唤,而湖岸边成排的垂柳依然是枯黄之色,但如果走近抓住一根枝条,便能看到枝条上那隐隐冒出头的嫩芽。

在探梅园,满园的桃树都伸展着蓓蕾,粉粉的,含苞待放。工作人员介绍,由于春节前天气寒冷,受降雪影响,今年的梅花开放日期比去年晚,还需要一周时间才能等到梅花绽放,如果没有阴雨天气的话,梅花花期能持续一个月左右。

在各个公园里到处是游玩的市民,在云龙湖,年轻人骑着自行车环湖锻炼,还有带着孩子游玩的父母,湖面也被风吹得水波荡漾。

今明两天我市晴到多云

虽然迎春花开了,但徐州春天到来还为时尚早,人们常说“七九河开,八九雁来”,昨日才是七九第5天。根据气象学上的入春标准,日平均气温连续5天达到了10℃,才算入春,但徐州近期气温虽然不断回升,但显然还达不到标准,在去年,我市直到3月31日,才算正式入春。

这也是玉兰和柳树都还未开花发芽的因素,据了解,玉兰、柳树这样的植物的确是对温度变化特别敏感,在冬春过渡时期,只要气温稍有回升,柳树就会争相发芽,一般平均气温上升到10℃左右,就是柳树易发芽长叶的适宜温度,而一旦这样的温度持续超过5天,在气候上就已经可以被视为春天初到的标志,目前徐州的气温还达不到标准,而且即将又有一股冷空气袭来。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受南下冷空气影响,西南地区东部、江南、华南等地的雨水范围将逐渐扩展,中东大部分地区将迎来一次大风降温过程。这波冷空气也影响到我省,根据省气象台预报,19-20日,我省将有一次弱降水过程,温度小幅下降。

不过这次降水对我市没有明显影响,今明两天我市以晴到多云为主,根据市气象台昨日下午4点预报,今天我市天气晴到多云,西北风4级,最低气温1℃,最高气温12℃,明日天气多云到晴,西北风4-5级,最低气温下降到零下2℃,最高温度也降到9℃。

雨水节气还要预防感冒

今日13时34分,我们将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雨水”。气象专家介绍说:当太阳黄经达330度时,雨水节气开始。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对于徐州来说,雨水节气后,天气过程会发生显著变化。冷空气仍然时不时南下影响,暖气团又在不停地北上,冷暖气团交汇时,会出现连阴雨雪天气。

雨水过后,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回升到0℃以上,黄淮平原日平均气温已达3℃左右,江南平均气温在5℃上下,华南气温在10℃以上,而华北地区平均气温仍在0℃以下。此时越冬的农作物和植物开始返青,草木萌动,正是大地回春之时。

不过,雨水节气到来后,气温变化幅度较大,人们要预防感冒等早春流行疾病的发生。虽然雨水节气不像寒冬腊月那样冷冽,但由于人体皮肤腠理已变得相对疏松,对风寒之邪的抵抗力会有所减弱,因而易感邪而致病。所以此时注意“春捂”是有一定道理的。(记者 王伟)

下肢缺血,警惕心脑血管疾病来袭

???? 俗话说“人老先老腿”,但并不是所有的腿部毛病都是自然衰老所致。在血管外科有一种疾病叫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俗称下肢缺血,其轻微的症状是下肢的酸、胀、痛,稍微走一段路就得停下来歇歇,一旦严重起来则需要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近年来,下肢动脉疾病发病率在临床中快速上升, 来杭城各大医院血管外科就诊的病患,下肢动脉疾病已占30%—35%,我们医院动脉疾病与静脉疾病各占一半。”近日,杭州市一医院血管外科副主任方欣在做客本报名医大讲堂时提醒,老年人要警惕下肢缺血疾病来袭。 60岁以上老年人,两成有下肢缺血问题

很多人听说过在心脏上装支架,但你知道腿上也可以装支架吗?一周前,方医生就帮88岁的唐大爷腿上装了三个支架。

一个多月前,唐大爷开始感觉下肢疼痛,同时左脚有一个脚趾头溃烂,家里人天天帮他清洗换药,伤口不见好转。后来找方欣医生求诊,检查发现,唐大爷左腿有一根动脉已基本堵牢,折磨他一个多月的病症也因下肢缺血而来。手术很快安排,方医生用支架将血管撑开,保持下肢血流通畅,术后症状缓解。

“据相关流行病学调查,西方国家在21世纪初时,60岁以上的人群中,下肢动脉硬化的发生率为25%,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长,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发生率更是超过了50%。国内虽暂时还没有全国性的调查数据,但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已做过地方性调查,数据与西方国家的基本接近。”方医生说。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按症状轻重程度可分为三期,一期时,下肢会感觉到发冷、发麻,主要是冬天比较明显;二期时会出现间歇性跛行,病人每走一段距离,小腿就会酸胀,稍微休息一会儿可恢复;到三期时则会出现缺血性疼痛,严重起来连普通的止痛药都无法克制。一摸一按,及时查明下肢缺血问题

“血管的生命决定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不无科学依据,因为分布在我们全身的血管是一个输送生命物质的通道,如果下肢缺血问题不及时治疗,除了会有截肢的风险外,还会增加心血管意外的风险。方医生说,下肢动脉硬化的人发生心血管意外的风险比一般人增加4—5倍,发生脑血管意外风险增加3—4倍。

如何发现下肢是否缺血?方医生教大家一个摸脚的方法:一是摸足背动脉是否正常,脚的颜色是否鲜红,温度是否够暖等;二是按一下脚趾头,被按的皮肤会发白,要是发白的部位在3秒内变红,说明正常,要是恢复时间过长,就意味着下肢血供已经出现问题。

当下肢动脉硬化闭塞还没有出现严重症状时,只要做保守治疗即可。就是要控制好基础疾病,坚持做步行锻炼(走到你不能走为止,以此延长一次性能走的距离,一般坚持3—6个月才能见效,当然还需要一直坚持下去),还有最重要的就是戒烟。

“对于每一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我的第一个条件就是得戒烟,因为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会损伤血管壁,还会让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如果不戒烟,即使一时治好了也很容易复发。”方医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