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调查】谁来"救助"疾病应急救助基金?

央广网北京5月11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央广夜新闻》报道,国家在2013年年初启动了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建立应急救助基金,用来承担一些患者接受急救的医疗费用。此后,全国各地也都先后设立了应急救助基金会,用财政资金和社会捐助给垫钱救人的当地医院减轻负担。然而,专为解决病人无力支付医疗费用而设立的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正在多地遭遇尴尬。以河南为例,一年半内,全省近300家医院申请2500多万元,批下来1100多万元。申请容易,审批难,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申请容易,审批难

陆主任是福建建瓯市卫计局医政科的负责人,他告诉记者,医院接收各种情况的“无主病人”基本上成了家常便饭,几乎每家医院每个月都能碰到。虽然国家有启动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但据陆主任所知,目前他们却没有申请成功过一次。

既然国家有这项“疾病应急救助基金”,为什么申请不到呢?陆主任说,他们申请的时候有许多问题,需要相关部门的证明就是其中一个难点:“向省上申请,申请的时候也要有关部门证实,比如民政部门、公安部门,也要证实这个情况,我们再往上报。”

不仅如此,申请资金表格的填写有时候也让卫计部门的工作人员摸不着头脑。建瓯某医院医教科的张科长告诉记者,申请资金的表格上需要医院提供病人的身份信息,包括名字和家庭住址。但对方本来就是三无人员,没有任何身份信息,甚至连公安系统也查不到,这让他们无从下笔:“很矛盾,既然是三无,都查不到信息,他又要求我们申报那个表,提供病人的身份信息。有的是村里的村民,他能提供,名字什么都有,但是没人管啊,这个又拿不到钱。”

一旦遇到急重症病的三无病人时,这个问题尤为明显。原沙县医院院长梁仕勤说:“一般三无人员我们要报给公安,都要由公安去核实。有的时候联系很麻烦的,碰到需要手术的危重时候,要有人签字,我们要到处去找他有没有监护人。”

根据媒体的公开报道,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四川、吉林等多地。而审批进展缓慢或者审定的额度在医院看来与实际救治之间差别过大,这些往往导致医院普遍觉得委屈。

申请审批流程缓慢

一些地方反映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申请容易、审批难,记者调查显示,之所以流程缓慢,在主管机构看来主要是为了防止发生非法套取基金的行为。

在秦皇岛市新农合管理中心,专门负责疾病应急救助申报的赵建奔拿着厚厚一撂资料说,对于无力支付医药费的患者,必须要提交10多种证明材料,经过层层审核后,才有可能享受到疾病应急救助基金:“如果是公安局送过来的,得需要公安部门出示一个证明,证明这个人属于身份不明的人员。如果是家庭收入少,得由当地的民政部门出示证明。第二步就是具体看材料里面的内容,他是不是由120急诊入的院,所有门诊入院的都不属于这个范围。另外就是看患者的低保证、五保证,还要聘请医疗机构的一些专家过来对这些材料进行审核,这个患者的病情属不属于急危重症的病情。”

赵建奔告诉记者,基金的申请和审批环节比较多,是为了避免非法套取基金行为发生。据统计,秦皇岛市2013至2015年度各级医疗机构申请疾病应急救助的患者共有736人,申报资金252.72万元。因为审核环节多,2013年和2014年的资金在今年3月份刚刚拨付到各医疗机构。

医院的尴尬

而在就医过程中,有的“三无病患”可能需要长期卧病在床,后续的治疗、康复、陪护乃至日常伙食,都得医院负责。相比一年十几万的“三无人员”医疗救治费用,政府的补贴是远远不够的。原沙县医院院长梁仕勤说:“你还要给他打饭、还要给他洗澡,所有的生活护理全部都要管,政府每年给我们五万块钱的补助根本不够。”

采访中记者发现,医院开通的“三无病人”绿色通道本是好意,但却催生了不少老赖,甚至有的子女也乘机不履行赡养义务,将责任推给了医院。梁仕勤介绍,最多的一个病人可能反复进来四五次,一酗酒就拨打电话:“也有子女把病人就扔在这里不管,所有的任何工作都要留给我们做。”

凡此种种,疾病应急救助基金是个好事,但时说起这里面的执行,医院往往最核心的感受就是两字:尴尬。

张淑丽是吉林一家三级乙等综合医院医疗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替危重患者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大部分都是路人送来,还有110,联系不上任何家人,什么手续没有,都是无名氏。来了之后我们都是全力救治,费用都是记账,,由总值班做签字处理。然后再想办法联系家人。”

先救治,再联系家属,有的能找到,有的则找不到,又或者找到了也拿不出治疗费,这样的患者仅这家医院里每年都会有几十个。医院医务科科长刘冰说,外来务工的、有精神障碍的、醉酒状态,醒酒就跑的。还有找家属,家属根本不来,没有社保、没有医保。从绿色通道开到现在也有几百万,没有了。”

2013年起,国家开始建立疾病应急救助制度,在全国各省份设立疾病应急救助基金。然而,这并不足以帮助医院回收为所有三无及特困患者垫付的治疗费。不仅如此,涉及三无病人、贫困患者,还有金钱解决不了的终极尴尬,就算拿到救助基金也无济于事:“经过抢救,死亡了,尸体都送不出去,火葬场说没有家属我们不抬,最后都是通过个人关系,民政部门帮着担保,一次两次多了也不行,跟他们也没关系。”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