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破专家顶着病痛做试验6项科研课题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在《铭记——扬州市革命烈士传(1949—2013)》中,有一位整天与“死神”打交道的烈士,他叫朱晓峰,是位爆破专家。与“死神”无数次擦肩而过后,最终还是倒在了爆炸的气浪中。2002年4月,部队党委为他追记一等功,批准他为革命烈士。

从来没有休假

顶着病痛做试验搞研究

朱晓峰,1966年出生于广陵区头桥镇迎江村,1989年毕业后从事国防科研工作。

盛夏,某新型爆破器材正在试验。已呕吐十几次的朱晓峰,背负50多公斤的爆破装置,在长满芦苇的滩涂上奔跑着……他一个口袋里装着工作笔记,另一个口袋里装着胃药……这是朱晓峰生前科研试验的一个镜头。

朱晓峰所在的研究所承担着我军现代化装备的研制、试验任务。他在承担水下爆破器材项目攻关任务的同时,还承担了其他几项野战爆破器材的技术攻关任务。由于承担了多项课题,他从来没有休过假。朱晓峰和妻子结婚10年,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3年。就在朱晓峰牺牲的前一天晚上,他还在实验室一直工作到凌晨两点。

1997年,朱晓峰监督某新型爆破材科研试验品加工,在工作中,因协作单位承担的部分电路设计不合理,出现了问题,他主动与组里人员进行现场攻关。白天他要在车间和工人一起负责生产,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在招待所对电路设计进行修改,招待所条件有限,桌子不够用,他就把床当成桌子,自己坐在地上,一边画图一边计算。有时为了验证一个数据,一干就到夜里一两点,甚至通宵达旦。正是靠着这种精神,经过一个多月的攻关,终于解决了这一技术难题。

2000年,一项重要爆破器材的研制课题在研究所上马,朱晓峰被任命为项目组组长。这项装备要求高,技术难度大。他白天参加正常工作,晚上就一头扎进实验室,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由于长期的野外试验和工作劳顿,朱晓峰的胃炎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越来越严重,可他始终坚持着。在试验的关键时刻,他白天顶着烈日做试验,收集数据、测试爆破装备各项性能,晚上忍着酷暑,把自己关在机房内研究、攻关。经过一个多月的技术攻关,朱晓峰终于创造性地解决了关键性难题,使该项目当年顺利通过设计定型。

决不把遗憾带到战场

主持参加11项科研课题

实验室不是战场胜似战场。“我们在实验室里多流汗,官兵在战场上就会少流血。决不把遗憾带到战场。”这是朱晓峰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

一天,室主任对朱晓峰说:“所里要上一个新项目,需要尽快掌握某项技术,给你一年时间怎么样?”朱晓峰顿时一愣,他在大学主攻的是地爆专业,对这项技术了解甚少。然而,憷归憷,干还是要干。于是,他从最基础的理论学起,找来该专业全部大学课程教科书和参考书,没日没夜地抱着啃。几个月下来,学习笔记就记下30多万字,半年不到,他就成为这项技术的行家里手。

“浅海沉底水雷”是我军近海防御的重要武器装备,其特点是攻击力大,但研发的技术难度也大。朱晓峰在攻克这一难题时,果断地利用所学知识,并大胆创新,创造性地解决了一系列难题,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最终,该项目顺利通过了设计定型,填补了我军该类装备的空白。

在承担某科研项目工作中,一次晚上加班,课题组长递给朱晓峰一张纸说:“你最近很辛苦。等你忙完手中的活,抽空了解一下这个部件的设计。”忙得焦头烂额的朱晓峰接过任务二话没说,只点了点头。第二天一早上班,两眼熬得通红的朱晓峰拿出一张图纸来请同事们提意见。大家一看,正是那个部件的设计图。

朱晓峰先后主持和参加了11项科研课题,6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奖,其中,1项获得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不惧“死神”

哪里最危险他就冲向哪里

朱晓峰从选择爆破专业那天起,就深知这是一项与“死神”打交道的事业。他从事科研12年,亲手装填的炸药、雷管不计其数,风险相伴左右,可他从不惧怕,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一次,某新型爆破装备爆炸试验在水上进行。在布置试验现场时,由于承载装备的船小,加上遇到大风浪,船体产生剧烈的摇摆,肩扛50多公斤的水雷,稍有不慎便会翻船落水,大伙硬把“旱鸭子”朱晓峰留在岸上。小船刚驶出不远,一个浪头猛地打来,把船掀了个底朝天,船上人员不得不游回岸上。此时,朱晓峰抓起一件救生衣穿在身上,带头冲上了船。引爆试验之后,需要检验有关装置的受损情况,朱晓峰又跑到最前面。

2000年,在进行某型爆破器材威力试验时,负责装填炸药和连接雷管的同事因心里紧张,不敢去干。站在一旁的朱晓峰让其他人离开,自己一个人操作,理由是“我最清楚内部结构”。可大家都明白,这是一项最危险的工作。

朱晓峰牺牲后,战友从他的日记本上看到这样一句话:“生命的价值不在于能活多少天,而在于我们如何使用这些日子。只要事业需要,就是付出生命也值得!”

通讯员 党史办

记 者 姜 涛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