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不吃早餐易患心血管疾病

????调查发现,都市白领有三成不吃早餐,五成人路边摊解决

????长期不吃早餐易患心血管疾病

????营养师教你搭配营养早餐

????一日三餐是人体每天摄入能量的主要来源,尤其是一天开始的早餐,可能会影响到一整天的状态。

????日前,宅医送国家公益联盟对上海白领的早餐状况来了个大起底,调查发现有3成人不吃早餐,而在那些有吃早餐习惯的人中,有55%是在路边摊随便应付了事,结果令人堪忧。

????有人说,早上太匆忙,没时间准备早餐。也有人说,弄个早餐又烧又洗,实在麻烦。

????那么,忙碌的都市白领一族该怎样为自己准备一份既方便又营养的早餐?小记帮大家咨询了杭城医学专家和营养专家,好好看一看,并学着做一做,可以让你更健康哦。

????三成白领不吃早餐

????这次由宅医送发起的早餐调查为期10天,他们通过网站、微信、街头和写字楼走访等一系列方式,累计有3417人次通过各种方式回答了问卷。结果显示,不吃早餐的白领占到了三成;而在那些有吃早餐习惯的白领中,有55%是在路边摊随便应付了事。

????杭州白领吃早餐的情况,存在的问题与上海白领基本一致。

????“前一天晚上不是加班,就是聚会,有时候没事手机玩玩也要磨蹭到很晚才睡,第二天早上自然是起不来的,能在床上多睡一分钟都是好的,所以早上基本像打仗一样,匆匆忙忙赶到单位不迟到就谢天谢地了,早餐根本不在考虑的范围之内。”在杭州某企业上班的余小姐一语道出了都市白领的心声。

????陈女士的工作时间跟大部分人有所不同,她是晚上工作白天休息,因此,她的早餐也有个不好的习惯:“我吃不吃早餐纯粹由孩子决定,如果要自己管孩子的话,我就起来好好准备早餐,要是家里老人来帮忙管孩子,肯定是要睡到中午再起,早餐自然就不吃了。”

????当然,除了因时间仓促不吃早餐外,小记还在身边发现了另外一拨人,她们是一群爱美的女性,出于减肥的动机而拒绝早餐。

????调查中反映出来的比不吃早餐更严峻的问题是,半数以上的白领早餐是在路边摊解决的。且不说路边摊早餐的卫生与安全有没有保障,路边摊早餐的品种往往以煎饼、油条等油炸食物为主,经常吃的话对健康肯定不利。

????不吃早餐易患心血管疾病

????说到早餐对健康的影响,首先是那些不吃早餐的人深有感触。大家都知道,一上午工作的能量消耗都要靠早餐来摄入,不吃早餐的人往往到了10点左右很容易饿到反酸或是头晕目眩,严重影响工作效率。

????不止如此,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牟新主任医师说:“不吃早餐会影响胃酸分泌、胆汁排出,减弱消化系统功能,诱发胃炎、胆结石等消化系统疾病。长此以往还会导致身体抵抗力下降,因而易患感冒、心血管疾病等。”

????另外,杭州人的早餐喜欢喝点稀饭或粥,但稀饭和粥是糖尿病患者需要尽量避免的食物,于是有人就有疑惑,早餐常喝稀饭或粥会导致糖尿病吗?牟医生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

????“早餐喝稀饭或粥与得糖尿病不能直接联系起来。确实我们浙江人的早餐习惯是吃点稀的东西,而北方早餐喜欢吃干的,但浙江省糖尿病发病率为5.3%,远低于全国的9.7%,这个数据就是最好的证明。”牟医生说。

????不过,现在临床中三四十岁都市白领得糖尿病的越来越多,这与不健康的早餐习惯有一定的关系。他前段时间就接诊了一位38岁的男性患者,1.7米的身高,体重将近180斤,因为从事IT工作,作息经常黑白颠倒,所以人家一日三餐,他却要吃4—5餐,最要命的是他的早餐基本是油炸食物,油条是他的最爱,基本上每天都要来2根,这样高脂肪含量的东西吃下去能不胖吗?人一胖就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血糖则跟着升高。

????营养师教你做方便又营养的早餐

????一日之际在于晨,美好的一天应该从一份营养的早餐开始。

????先来给大家说说早餐的营养,杭州上城区小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生、国家二级营养师章亚娣副主任医师说:“总的来讲要有平衡饮食的观念,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及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得摄入。”

????看到需要这么多的营养成分,估计很多人跟小记一样已经开始发愁,搭配齐全该花多少心思和时间啊?

????章医生说,其实做起来非常简单。大家都知道,作为医生工作很忙,章医生给大家推荐了她平日里最常吃的中西两款早餐。

????西式早餐:一杯牛奶或豆浆+一个鸡蛋+两片切面包+水果

????中式早餐:一杯牛奶或豆浆+一个鸡蛋+包子或花卷或刀切+水果

????这些食材家里都可以提前储备好,早上起床后先将鸡蛋煮下,等刷好牙洗好脸就差不多可以吃了,前后准备其实也不过十来分钟,方便又简单。

????天天吃牛奶鸡蛋也会厌,可以水饺、馄饨或稀饭轮换着吃,也很方便。

????最后,章医生特别提醒大家,早餐不主张吃蛋糕、饼干等糖分和脂肪含量都很高的西点,水果千万别忘了吃,如果有便秘困扰的话建议空腹喝杯蜂蜜水。

????□通讯员 胡惠娟 李娟 本报记者 何丽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