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感冒咳嗽对症很重要

风寒型感冒:有发热症状,流清鼻涕,口不渴,咳嗽时吐白稀痰,咽喉疼痛不明显,或仅见咽痒,舌不红,苔薄白。宜宣肺散寒,辛温解表。可服风寒感冒冲剂、感冒清热颗粒等。最常用的是“生姜葱白汤”,葱白3-5根,生姜5-6片,给小朋友喝的话,可以加一点红糖改善一下口感。葱白可以解表散寒。生姜有解热消炎作用,同时也有镇静止吐的功效。

暑热型感冒:多因受暑湿引起,头晕、烦渴、呕吐,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或全身疼痛,不想吃东西,胃口不好,如舌苔白腻。宜清热祛暑、清气分热、芳香化浊,可选用藿香正气水、六合定中丸等。也可自制“霍香饮”。香薷3克,金银花、连翘、大青汁各10克。香薷有化湿解暑、利尿消肿;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寒,现在相关药理认为金银花有抗炎作用;连翘也有解毒、凉血、抗炎的作用。

对待感冒发烧,首先应该多关注多重视,如果出现一定程度的高烧不退,建议做及时的退烧处理,并注意补充身体的水分。很多发烧的人在退烧时,容易大汗淋漓,可以考虑喝点稀粥,在补充水分的同时,能让脾胃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保护。

感冒咳嗽常常“抱成团”

张钟爱主任中医师介绍,中医认为咳嗽是病,许多人由于咳嗽时间长、症状比较重已经影响了正常生活和工作。西医认为咳嗽是症,很多疾病都会引起咳嗽,它是呼吸系统疾病的一个症状。中医认为咳与嗽不同,有声无痰为咳,有痰无声为嗽,许多人平时不容易将它们区分。

事实上,咳嗽的诊断也是比较复杂的。就拿冬天容易出现的外感风寒的咳嗽来说,它又称为外伤咳嗽,以辨证为依据选择内治、外治(针灸、火罐)或内外同治等,主以疏风散寒为方法。

俗话说“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这一类人群多有脾胃虚寒,肾气不足,肾虚会使得肺气不降而咳嗽,脾失健运、肺失所养也会咳嗽,这类病人多以健脾养肺为主。同时结合其他体征,酌情加用提高免疫力的药物,如防风、乌梅等。

也可以配以疏风散寒,宣肺止咳的“金沸草汤”,取金沸草12克,前胡12克,细辛3克,生姜9克。金沸草有顺气止咳的作用,前胡解散风寒,生姜则疏风散寒。但如果咳嗽的时间过长,还是建议明确一下引起咳嗽的原因,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运用。

小朋友咳嗽,可以用食药同源的经验方

南京市中医院儿科隆红艳副主任医师说,对于一些感冒初期、腹泻初期的患儿,精神状态比较好的情况下,重视孩子的休息,饮食清淡易消化,可以选择在家观察,适当吃点备用药。如感冒有发烧的情况,可以采用冰冰贴给予物理降温。但这些都是临时的处理,一旦病情发生变化,还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虽然70%左右的疾病都是常见病,但也有一些疾病的初期症状都是感冒咳嗽,这可能是其它疾病的前驱期表现,病程发展比较快且复杂,一般家长是不具备疾病的辨别和处理能力的。

很多孩子在感冒恢复期,特别是小儿呼吸道感染及感染后往往伴随咳嗽。咳嗽的处理也应区分对待,不能盲目止咳。提醒家长的是,某些小儿用药并非适合所有小儿,例如惠非宁(小儿)就不应用于2岁以下的幼儿,在服药前应注意阅读药品说明书。

小朋友在咳嗽方面,专家推荐的小验方相对属于药食同源的,但在服用的时候,建议还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辨证使用。

1、热咳——“梨仁饮”,这是一个经验方,适合于热咳,可以清热化痰止咳。其中取甘梨半个,杏仁5枚,注水后炖服。

2、寒咳——姜糖丸,该方取红糖姜末适量,用蜂蜜等调成糊状,弄成丸,一次吃约9克。红糖益气养血,驱风散寒,活血化瘀;生姜发汗解表,温肺止咳。

3、痰咳——“三子粥”,取粳米50克,冬瓜子、苏子、白芥子,炒一下配合煮粥。 李 珊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