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防季节性疾病莫把过敏当感冒

近期天气变化大,并进入感冒、流感高发期,不少市民在预防感冒侵袭方面都做足功夫。但记者近日走访了解到,除了感冒以外,近期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也大幅增加。由于更多人把重点放在防感冒上,并将过敏性鼻炎当作感冒处理,导致病情加剧。专家提醒,春天是病毒的流行季节,市民预防流感还需要抗过敏,特别是别把过敏当感冒。

鼻炎患者大幅增加

王先生近大半个月一直“感冒”,天天流鼻水打喷嚏,吃了不少感冒药也只呢能稍为缓解,最近更是一到傍晚就眼睛发痒,一进入一个新的环境就咳嗽不止,咳到快喘不过气,喷嚏连天,连打二三十多个喷嚏,鼻水眼泪也止不住。随后王先生还自行吃了几天的抗生素,也没有改善,于是只能到医院就诊,却被医生告知其实自己没有患上感冒,是因过敏性鼻炎引起的咳嗽打喷嚏流鼻水。据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喉科陈舒华主任介绍,近段时间因流感、过敏引起的鼻炎患者增加了三分一。

陈舒华指出,春天对很多过敏性鼻炎的患者来说是个痛苦的季节,会出现接连不断打喷嚏、流大量清水样鼻涕的症状。气温不稳定,时冷时热,而且空气中的各种过敏原,都是春季引发鼻炎的主要过敏原。而且很多市民不知道自己得了过敏性鼻炎,抱着能忍就忍的心态吃些感冒药,实在受不了才到医院去看医生。由于症状与感冒极为相似,约有七成过敏性鼻炎患者易将其与感冒混淆,不少病人就诊时向医生的主诉多是得了“感冒”,认为是小毛病,平时服用“感冒药”,然而效果欠佳。很多过敏性鼻炎患者由于没有得到正确的治疗,久治不愈,以致延误病情,更有部分患者在数年后发展成为哮喘。

鼻炎、感冒易混淆

“过敏性鼻炎与感冒均主要表现为鼻痒、喷嚏、流涕和鼻塞,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过敏性鼻炎发病突然,也能迅速中止,而且会反复发作,常合并有其它过敏性疾病,如哮喘、湿疹、药物过敏、食物过敏等; 而感冒多伴发烧、头痛、乏力、周身酸痛等,常持续一周可痊愈。”陈舒华介绍,春季是过敏性鼻炎的高发季节。预防春季过敏性鼻炎,首先要避开过敏原。南方地区最主要的过敏原是螨虫和霉菌,两者对温度和湿度都很敏感,尤其偏好春季潮湿天气。因此,居室内应保持干净和干燥,做好通风。卧室不要放置书籍和毛公仔,被褥要经常清洗、晾晒。另外树林的花粉也是引起过敏的过敏源之一,所以外出时最好戴上口罩。花粉多时关闭门窗,农村早晨花粉最多,城市则常在傍晚最多。外出回家后应及时洗手、洗头,减少花粉的影响。选择不易产生过敏的时间、地点休假、旅游。春天外出散步,最好在雨后,这时不但空气清新,而且受花粉影响最小。

此外,还需注意避免使用感冒药治疗过敏。对抗过敏性鼻炎,最好吃抗过敏药。对于鼻塞严重者,选用喷鼻药物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药效立竿见影的药物,不能长期使用。因为这类药物往往含有麻黄素等强烈血管收缩剂,长期使用容易造成药物性鼻炎。二是不要使用消毒产品来对付鼻炎。预防鼻炎的发作还需提高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应多参加有氧运动,注意卫生,保证充足的睡眠。

雨水不断还需放“湿气”

近期佛山的雨水较多,湿度也较大,潮湿的天气不仅会导致人体产生不适感,还会造成人体体内湿气加重,产生诸多疾病,长期处于过度潮湿的环境中,稍不注意就容易造成湿邪入体而引发内湿症。

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李子勇主任中医师指出,“湿邪”是“六淫”之一,在人体正气不足、抵抗力下降时,就会成为致病因素,并侵犯人体导致疾病。而湿邪的来源通常有两种,一是外湿,这多是多因气候潮湿、涉水淋雨、居处潮湿所致;另外就是内湿,是指脾肾阳虚,运化失职,导致体内水液停滞而湿浊内生的病理变化。

李子勇表示,不管哪种湿邪,都会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满腹胀等消化功能减退的症状,同时伴有精神萎靡、嗜睡、身体发困等一系列“湿浊内盛”症状,有几种常见的体内湿重的表现。例如,湿邪首先会让人经常感到沉重四肢乏,其特点就是沉重,失眠,记忆力下降,易怒,烦燥;湿邪还会影响人的消化功能,如果最近感到口中发黏,舌苔腻,或者胸腹胀满小便不畅,就有可能是体内湿气加重。另外,体内湿气重还会引起下肢浮肿,便溏泻,以及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等,市民有了以上的这些症状,就有可能受到湿邪侵袭。

为了预防湿邪对人体的影响,李子勇建议,除了要做好居家的防潮除湿工作,还可以重点在饮食上加以调理。生活中常见的不少食物都具有很好的祛湿效果,如薏米、冬瓜、赤小豆、玉米等。广东人爱煲汤煲粥,市民在材料中就可以加入这些常见的祛湿食材,做成玉米排骨汤、冬瓜煲老鸭、薏米扁豆杂粮粥等食谱。不过同时也要避免吃一些可能会加重体内湿气的食物,部分热带水果如菠萝蜜、榴莲、芒果等属于助湿之物,在阴雨天要少吃。此外,虾蟹等海鲜会助长湿气,也不宜多吃。

除了饮食,李子勇还指出,一些中医方法如艾灸等也有助于祛湿,如中医中的隔附子灸,采用中药附子、艾叶进行灸疗就是常见的类型,可以起到温阳祛湿的作用。(记者梁炜健 通讯员严小玲 叶惠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