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职业资格:企业不热心职工不"感冒"

“那些东西都是虚的,拿到了也不多赚钱,何必浪费时间。”23岁的小李是一家民营机械加工制造企业的钳工,十几岁进小厂子跟师学徒的他有着丰富的实操经验,但由于从未参加过技师考评,至今仍是一名“无证上岗”的车间普工,不过小李对此并不在意。

如何评价一名技工的优良?将这一问题放之四海或许有多种答案,标准则可参照国家对于技术工人初级(五级)、中级(四级)、高级(三级)、技师(二级)和高级技师(一级)的5个职业等级划分。然而《工人日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前技工的职业等级资格并未如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评定那般受到重视,阶梯等级的职业资格于技工而言并不意味着越来越有竞争性的收入,这也让职业等级评定在技工眼里变成了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不温不火的职业等级评定

记者了解到,相比于国家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技工的职业等级评定一直开展得不温不火。

“每年一到车间推人参加等级考试,情况就很恼火,没人愿意去。”四川资阳一家中美合资企业人力资源部经理李兰英告诉记者,该公司拥有超过200人的工人团队,涉及焊工、电工、车工等诸多工种,但70%以上都还只是初级工或普工,具有高级工职业资格的人凤毛麟角。

“企业没有对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做规定性要求,工人对拿证自然不重视。”据李兰英介绍,由于公司主业为医疗器械生产制造,对前期技术研发自然更加重视,而车间组装生产环节对技能等级要求并不高,车间技工只要在通过企业内部培训后,按照既定标准完成操作即可上岗。“民营企业抢夺人才时,明显弱于国家企事业单位,只能面向社会招工,而这部分工人受教育程度和技能水平参差不齐,企业也不能对他们过多设限。”李兰英说。

“谁都不愿意耽误工时参加培训,更别说还要自己出钱参加考试。”李兰英告诉记者,根据国家现有补贴政策,工人可以免费到技师学校培训,参加考核后获得职业等级资格,民营企业在这方面不仅不存在成本负担,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业技能水平,所以乐见其成,只是职工对此却并不“感冒”。

记者在走访调查中发现,李兰英所述问题在绝大多数民营企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尽管目前我国进入正规化等级评定的技术工种已多达数百种,但工人对职业等级评定的认识明显不足。一些民营企业即便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也并未有意识地推进该项工作进展。

职业等级与待遇脱节

职工不“感冒”,真是因为“甘心为工、不求为匠”吗?其实不然。

李兰英向记者讲述了一次令她印象深刻的工作经历。2014年,公司生产车间新进了一名年轻焊工,人勤快、技术好,生产部经理有意对其加以培养,希望他能够通过培训提高自身职业等级,回到公司带领其他工人进步,便委托李兰英负责前期沟通。没想到小伙子直接提问,“算公司指派我吗?带薪培训吗?提高一个职业等级可以多赚多少钱?”一连串的问题直噎得她无话可答,后来此事便不了了之。“公司不愿投入,员工不积极,没办法强迫。”李兰英说。

记者了解到,眼下无论是国企还是民营企业,技能工人的职业等级大多还没有完全实现与岗位、聘用、职务晋升、工资福利等方面密切挂钩。“车间工作多是计件制,初级技工也好、高级技工也罢,到了一线就都是产业工人,所完成工作获得的报酬也是一样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潇从事技能人才培养工作多年,他认为,与待遇的脱节,是职业等级资格证缺乏魅力的最根本原因。

而事实上,不仅仅是企业职工的职业资格面临尴尬。机关事业单位技工在职业资格等级评定问题上同样恼火。根据四川省人社厅文件,自2012年起,该省机关事业单位技术工人晋升技术等级和技术职务开始实行考(评)聘分开,这意味着晋升技术等级只是具有相应的从业资格,如果未被聘任到相应岗位,同样不能享受相应待遇,“相当于费了牛劲,只能赚个吆喝,成不成还得看有没有空位给你。”一位机关单位的驾驶员说。

自主创新提供上升空间

眼下,已有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一条重要途径,是企业增强内涵、增加软实力以及获取持续竞争力的源泉。一个优秀的技术工人可以通过实际操练为企业提出动辄节省数百万元的合理化意见,而一个技能低下的技术工人可能会因为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造成高额的浪费。因此,有专家提出,员工队伍素质对企业实现增收、节支具有重要意义。而眼下亟须解决的问题是,如何通过一套完善的职业上升机制,将技术工人的职业等级与薪酬待遇合理衔接,让职工在“升职”的同时感受到自身价值的体现,激励职工自觉求进步。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当前高技能人才的继续培养也成为一项重要课题。记者了解到,随着近几年国家对技能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技能人才获取职业等级资格的渠道也愈加多样化,一些中高职院校学生通过参加各类技能大赛取得出色成绩后,即可根据实际水平获取相应等级资格,部分优秀学生还没毕业就已经是高级技师。“这是国家政策的要求所在,企业需要自主创新为这部分优秀的技能人才提供上升空间。”李潇称,与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不同,技能人才更加注重实操,因此年轻技工很容易成长起来。为了打破局限,十九冶在企业内部设立首席技师荣誉称号,同时发放较为可观的荣誉津贴,以激发技术工人的进步热情。(记者 高柱 李娜)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