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病号学会与疾病从容相处

“我浑身都是病啊……”经常会听到有老年人这样抱怨,其实,这些老人说的也没错。人到老年,疾病缠身。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主任刘晓红说,有一半的老年人同时患有3种以上的疾病;80%至90%的老年人至少患有一种疾病。

面对疾病的困扰,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到底抱有什么样的心态?刘晓红说,其实老年人生了病不应该再“见招拆招”——因为慢性疾病是不可治愈的;对于老年人来说,更重要的是解决疾病带来种种不适中的最主要的问题,与疾病和谐相处;面对死亡,老年人也要补上生命观教育这一课,不惧怕死亡、向死而生才能更从容。

木桶的短板太多了

经济学有一个著名的短板理论,又称“木桶原理”、“水桶效应”,说的是一个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要想提高木桶的容量,就应该设法加高最短的那块木板。刘晓红说,如果把老年人的疾病比喻成木桶的短板,“短板太多了”。

“共病”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一种现象,老年的人共病率已经超过了60%。共病,指的是一个人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病,既包括躯体疾病和老年综合征,也包括精神方面的问题,彼此之间可能互相关联或不关联,都会造成相互影响。不少老年人期望着医生能帮忙治好所有的疾病,补齐所有的短板,但老年人的短板太多了,只能选择最短的一块板子进行修补。

刘晓红所在的科室曾经会诊过一位83岁的女患者。这位老人有10年的高血压病史,10年的糖尿病病史,高脂血症、动脉硬化和骨质疏松症的病史超过10年;她的左眼有视网膜脱落情况;以前还得过痔疮……由于年纪太大,老人的感觉和视力都比较差,听力有所下降,沟通存在一定的困难。生理功能也开始下降,最多只能提1公斤的物品,总是感觉疲乏。会诊之前的一段时间,老人的记忆力开始减退;孩子们反映老人平时生活中特别爱抱怨,对各种事情充满排斥,心情差。老伴患有老年痴呆症,她每天都在担心中过日子。按照常规的医学诊断来看,老人的疾病就有高血压、Ⅱ型糖尿病、高脂血症、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此外,她的腰背痛、视力下降、听力下降、记忆障碍、多重用药、情感上被忽视、焦虑状态、衰弱、慢性便秘等属于老年综合征的范畴,还伴有跌倒高风险。

老人有十多条医疗问题需要医生来考虑,是不是按照疾病逐一处理?还是要有所取舍?像这样的带有“多个短板”的老年人太常见了。刘晓红说,不同的专科医生可能会考虑老人的血压、血糖控制到多少合适,头晕、便血是不是需要进行一些检查。但老年医学的理念是以老人为中心来诊治,“现有的专科单病诊治模式不太适合这样的老年患者,反而有可能因为看多个专科、看多名医生带来重复用药的问题,治病的同时也会致病。”老年科会诊团队的办法是先问问患者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找出最短的那块板子。老人给出的排序结果为:改善头晕症状、延长寿命、减少用药数量、改善生活质量。

刘晓红说,美国老年医学学会对于共病老年人干预策略的要点是以患者为中心,了解患者意愿,抓住主要问题,合理判断患者及治疗的结局,进行取舍,制定合理的目标,避免过度医疗。最后,老人得到的解决方案是停用一批药,改用几种药;医生同时提醒她注意家中环境,预防跌倒,居家选择光线充足的房间,摆放室内的家具要避免磕绊老人;外出活动时尽量选择有支持预防跌倒的环境,比如靠着护栏或者靠着墙走,能在一定程度上帮老人防跌倒,一旦感到头晕,就立即坐下,头晕症状缓解后再活动;锻炼时,要增加下肢肌力、平衡锻炼,适当选择有氧锻炼等。后来的随诊反馈表明,老人很满意老年科医生给出的综合方案。

向死而生才能活得更从容

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器官功能减退,储备能力下降,患有多种慢性病。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老年人以及老年人的家属,还急需补上“生命观教育”这一课,特别是那些预期生命在半年之内的患者,很有必要留下生前预嘱。

生前预嘱对老年人来说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权利,也是对人、对生命和对科学的最大尊重。85岁的张奶奶因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住进了医院,病史资料和相关检查显示她患有肺癌,而且已经出现了广泛转移。入院时,张奶奶就已处于昏迷状态。但在家属的强烈要求下,医务人员还是进行了积极的抢救,进行气管插管、上呼吸机辅助呼吸。积极抢救后,张奶奶依然持续发高烧,并且相继出现肝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病情始终没有好转,一直昏迷。两个月后,张奶奶离开了人世。其实,张奶奶在这次发病前,曾经明确表示不愿意接受各种有创抢救措施,希望能“安静地离去”。这本是人之常情,但张奶奶的家人觉得要是没有尽一切努力给亲人抢救,良心上过不去,还会被亲戚朋友斥责为“不孝顺”。刘晓红觉得,让老年人孤独地躺在重症监护病房里,是不人道的。当死亡不可避免地降临时,多数人都希望有尊严地离开人世,谁愿意像一个没有意识的、被维修的机器一样活着——浑身插满了各种管子,一点点地、痛苦地耗尽生命?

“生前预嘱对患者来说是一种选择,更是一种权利。”刘晓红说,对于慢性疾病终末期老年人的抢救,非但不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反而是一种极度痛苦的煎熬。患者亲属不仅眼见各种抢救措施给病人造成痛苦,还不得不面对“人财两空”的现实。但遗憾的是,由于传统观念的阻碍,即使有些老年人签署了生前预嘱,最后履行起来也有一定的难度。“秋叶入土是自然规律,一个人不能长生不老。对于生病的老人来说,家属的永不放弃,也许就是负累。向死而生,才能更从容。”

给老年患者最多的体谅

如果你家里有个老人,他的听力逐渐下降,你高声和他说话,对吗?不对。刘晓红说,很多孩子和耳朵背的老人说话都尽力把声音拔高一点,希望老人能听清楚。实际上,老人听力下降,损失的是高频区域的听力,孩子的声音越高,他反而听得越不清楚,“正确的方法是应该把声音压低,降到低频区域,这样老人才能听清楚。”

在北京协和医院的老年科,医生看到听力下降的老人,都不戴口罩。刘晓红说,老人本来听力就不好,医生要是不戴口罩,有时候患者还可以通过医生的口型猜测出医生说的是什么。老年科的医生问诊时也不坐在窗边,而是让老人靠窗坐着,这样阳光会照在医生的面庞上,老人能看得更清楚,“如果我们靠窗坐着,老人本来视力就不好,光线再暗点,他就更看不清了。”到老年科住院的患者,第一天会被允许请一名家属陪床;住院的老人还会被告知:可以带点私人物品到病房,“一张照片也行,一个枕头也好,能让他缓解刚刚入院时的焦虑。”

我们终究有老的那一天。日升日落、花开花谢,没有人能够逃脱生老病死的自然规律,所以,当我们老了,以平和的心态寻求高质量的生活,与一身疾病保持相对平衡,可能比全力以赴地与某一种疾病“死磕”更重要。

本报记者 贾晓宏 J146

制图 吴薇 H114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