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疾病患者居家康复要点

河南省精神病医院赵淑芹

精神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患者的居家康复非常重要,合适的居家康复不仅能降低复发风险,而且还能够减轻患者残留的精神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能够减少患者的住院次数,减轻因疾病给家庭造成的经济负担。因此,家属应重视患者的居家康复,在照顾患者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细心、全面地观察患者的病情。家属应该观察患者有无发病的先兆。如性格改变,睡眠异常(失眠、早醒、多梦),注意力或学习、工作和社交能力无故明显下降等。一旦发现上述症状,应及时就诊。长期服药的患者,家属还要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并观察患者服药后的反应,如发现患者出现流口水、便秘、肌肉紧张、坐卧不安、无故跌倒等,要及时陪同患者就诊。更为重要的是要关注患者有无自杀苗头,因为患者出院后,可能因为周围人的歧视,工作、经济、家庭等问题,残留的精神症状支配等多种原因导致自杀或自伤。而一般情况下,患者自杀之前往往会将消极的念头反复向家人倾诉,遇到这种情况,千万不要疏忽大意,应及时向医生咨询。

二、恰当地与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居家康复过程中,家属应善于倾听。倾听不仅能够使患者的心理压力得到舒缓,而且还可以获得有关病情反应、药物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在倾听过程中,还应不时地表现出对患者想法的理解。即使有时候患者的想法受病情影响而出现扭曲,但与患者的交流应该是伙伴儿式的,不能让患者感觉是在和权威对话,从而增加自卑感。在交流过程中,如果发现患者对于疾病过于忧虑,还应适当转移话题,从而转移患者对疾病的注意力。

三、掌握心理疏导的技巧。现代医学指出,心理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居于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病状的控制,自制力的恢复,患者可能会因患病而感到自卑,进而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在此阶段,心理疏导更显得至关重要。家庭的温暖和支持,可使患者精神有所依托,所以,出院后家属要多开导,对不良行为要有意识地进行矫正,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刺激。

四、监督患者服药,养成按时、按量服药的习惯。监督患者坚持服药,对降低疾病复发非常重要。不但要监督患者服药,还要保证患者服药到位。有些患者由于病情影响或者以为自己的疾病已经痊愈,私自减药或不服药。有些患者还会假装服药,其实把药片含在舌下,之后趁人不注意时将其吐出,所以家属应该认真、仔细地监督。

五、做好生活护理,保证病人的饮食和睡眠。在饮食方面,应督促患者按时进餐,保证足够的营养。既要防止进食不足,又要防止吃得太多,因为有些抗精神病药物会引起患者食欲增强,形成“贪食”,此时家属应适当干预。在睡眠方面,家属应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合理安排休息时间。白天尽量让患者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午休时间不要太长,晚上睡前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及进食刺激性食物,最好不要在睡前看恐怖小说和影视作品。

六、促进患者进行人际交往。家属应有目的地安排患者与人进行交往。参加社会劳动是促进患者恢复人际交往最好的办法,家属可以依靠医生的指导,利用社区的支持和设施,如日间工疗站、工厂以及原单位等,为患者创造条件,鼓励患者参加力所能及的工作,以助康复。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