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后久咳?警惕是哮喘

春季是流感高发季节,不少大人和小孩中招。开封市医科所哮喘科专家沈明提醒家长,发现孩子出现咳嗽症状,且无痰、不喘,则要小心咳嗽变异性哮喘。且咳嗽时无痰、不喘,使用抗生素或镇咳药物治疗无效,在做胸部x线或肺部检查时也并未发现异常。

沈明介绍称,有一些儿童病例,在一次感冒后就咳个没完没了,咳上几个月甚至大半年。“这类咳嗽有一个特点,就是多为夜间干咳。咳嗽多是刺激性的,与闻到刺激性气味、气候改变或运动等有关。且咳嗽时无痰、不喘,使用抗生素或镇咳药物治疗无效,在做胸部x线或肺部检查时也并未发现异常。”沈明提醒,如果孩子出现这些情况,且又恰巧是个过敏体质儿,咳嗽超过8周以上,那么家长需要高度警惕孩子是否患上了咳嗽变异性哮喘。

万一孩子被确诊为哮喘,家长应如何做好护理工作?沈明建议做到以下几点:1.严格遵守在专科医生指导下的个体化规范化治疗。2.帮助孩子合理搭配膳食并结合临床及过敏原检测结果,避免进食过敏原阳性滴度高的食物并适当进行体育锻炼。3.保持居室环境的干净、整洁、通风,室内温度、湿度要适宜,让孩子养成规律作息的良好习惯。

感冒药可伤肝、止咳水易上瘾五类药最易滥用

近期,美国《预防》杂志与《印度时报》总结了几类最容易滥用的药物。在我国,下面五类药物也应当格外留心。

复方感冒药。复方感冒药多含有伪麻黄碱、对乙酰氨基酚、右美沙芬等成分。一般来说,复方感冒药仅需服用一种,有些人为了追求快速起效,可能会几种一起吃,这样很容易导致药物过量,增大不良反应的发生。例如,伪麻黄碱能收缩血管、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升高血压、增加心输出量,有一定的中枢神经兴奋作用,过量服用容易出现焦虑、头痛、失眠、心悸、血糖升高等症状,还能诱发心绞痛的发作,严重者甚至发生心脑血管意外。一般情况下,对乙酰氨基酚成人用量一天不能超过4克,否则存在肝毒性风险,特别是老年人、儿童和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等特殊人群。服药前应详细阅读药品说明书,严格按照用法、用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加剂量和频次。老年人、儿童、肝肾功能不全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抗菌药。有些人一感冒或者拉肚子,咽喉有炎症就自行服用抗菌药,这样其实是错误的。一般情况下,只有细菌感染引起的感冒、拉肚子等,服用抗菌药才有效。抗菌药物滥用和过量使用同样可引发各种不良后果,如诱发细菌耐药、导致二重感染、损害人体器官等。所以,出现拉肚子、咽炎等症状时,最好经过医生的明确诊断,确实属于细菌性感染时才使用抗菌药,不可盲目自行使用。

抑制胃酸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雷贝拉唑等抑制胃酸的药物,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引起的消化性溃疡、反流性食管炎等症。使用此类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严格按说明书剂量及疗程服用,不可过量滥用,以免出现低镁血症、骨质疏松和认知障碍等不良后果。需长期服药的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期检查血钙等相关指标,必要时采取换用其他药物、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等手段,来降低不良反应的风险。

止咳水。常见的止咳水可能含有可待因等成分。可待因是成瘾性中枢止咳药,如果长期、大量、连续使用可导致精神依赖和身体依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上瘾”症状,不仅损害人的身体健康,还可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因此,此类止咳水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剂量和疗程服用,不可滥用。

抗过敏药。特非那定、阿司咪唑、氯雷他定、氯苯那敏等抗过敏药,主要用于荨麻疹、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一般来说,连续服用同种抗过敏药,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月,否则可能引起耐药,使药效下降,其毒性作用也会“积累”。因此,服用超过一个月就需换用其他类型药物或采用必要时用药的方法,来代替常规的定时服药。关节痛、高热、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患者应直接就医,不要自行服药。此外,特非那定、阿司咪唑等抗组胺药物可引起心律失常,阿司咪唑可引起体重增加,氯苯那敏可引起中枢抑制等副作用。而滥用抗过敏药则可增加此类副作用的发生率。特别是需要开车、高空作业的人,则应选择中枢抑制轻或无的抗过敏药,以免发生意外。

还需提醒的是,患者应当严格按照要求的用量、使用时间来服药。出现不良反应,应当马上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用量或更换种类。▲

手上四大疾病区生命线越长寿命越长?

手上四大疾病区 生命线越长寿命越长?

开栏的话:手是人最常用的器官之一,也是反映身体状况的一面镜子,从手部的颜色、形态往往可以读出健康的秘密。从本期开始,我们开设“手诊断病”栏目,中国中医科学院刘剑锋教授将在此分享他钻研30余年的“读手秘籍”———气色形态手诊法,教您快速断病,并通过相应的手疗,达到自我保健的目的。

手上有四大疾病区

仅通过生命线或手纹来推测寿命是不科学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民间传统医药研究室主任 刘剑锋

很多人对手诊的了解还停留在“生命线越长,寿命越长”的错误观念中,或是希望通过手纹来“参透命理”。但现代研究证实,生命线的长短与寿命无关,手纹也不符合中医或西医诊断疾病的标准。我们曾经做过临床研究,发现躺在太平间的一些年轻人,生命线很长;又在老年大学做抽样调查,发现7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40%的人生命线很短。长的生命线未必是长寿的征兆,短的生命线也未必有短命的结局,那么如何正确收集手掌的信息呢?

经过多年的反复实践与总结,我们得出了“气色形态手诊”法,该法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位”,一个是“相”。这是有先后顺序的,“位”是位置,指内脏在手上的反射区。找清位置之后,再看“相”,也就是位置上颜色、形态的变化,从而综合判断疾病。手诊发现问题后,我们还可以通过相应部位的手疗,来起到治疗疾病或保健身体的作用。

气色形态手诊的主要分区包括心区、头区、胃区和休息区(如图),心区分布在手掌的大鱼际处,通过该区发紫、血丝等表现,可以反映心烦、心慌、冠心病等病症;头区分布在中指近手掌的这一节指节,偏头痛、脑中风患者往往可以在此处观察到青筋等病理表现;胃区是位于掌心的一个圆形区域,胃区如果出现白色、红色、褐色,就要格外注意胃部健康了;休息区位于食指靠手掌一节的内侧面及该段下方,具体又分为失眠区、多梦区、疲劳困乏区等,主要是通过看颜色来判断睡眠状况。

一般来说,人的手掌是红白两色,血管分布密集的地方显现红色,血管分布稀疏的地方显现白色。但要注意的是,健康人的手掌显现的红色是淡红或粉红,色调柔和、协调、自然均匀分布,给人感觉荣润光泽。如果掌色是鲜红色、深红色、棕红色、暗红色,或红白两色由密集的红白斑点组成,或出现黄色、褐色、黑色等其他颜色,伴有血丝、青筋、突起等表现,一般就是病理性手征了(如表格所示)。具体的判断方法及相应的手疗会在以后的连载中详细讲解。

临床通过随机双盲对照法做验证,结果显示该法与疾病对应关系的符合率在80%以上。医生可以借此法提高诊疗水平,大众则可以自我保健,做到对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更好地维护健康。

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示:接种疫苗控制传染病

长城网4月28日讯(记者 韩晓寒)接种疫苗是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最简便、最有效的措施。近期,虽然山东“问题疫苗”事件对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但这些个别甚至极端事件不能抹杀疫苗在传染病防控中的作用和功劳。众所周知,通过接种“牛痘”,在全球范围内消灭了天花;通过口服“糖丸”,使我国的“小儿麻痹”,这一致死率、致残率高的恶性传染病得到控制;通过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使新生儿破伤风、婴幼儿百日咳、白喉成为罕见疾病,也使儿童因病死亡率大幅下降,我国和世界多年来的预防接种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可以说,疫苗是人类与传染病长期斗争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传染病防控史上的里程碑。

“防病优于治病”,为了让广大群众正确认识疫苗,掌握科学的防病知识,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门刊出一期预防接种相关知识,希望为广大群众的健康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生物制品,是应用传统方法或基因工程等生物技术,由获得的微生物和微生物的蛋白、多糖或核酸等富含免疫原性的生物材料制成,用于人类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为什么接种疫苗能预防疾病?

科学研究表明,当病原体侵入人体时,身体就会产生一种抵抗这种病原体的物质,叫做抗体。不同的病原体会产生不同的抗体,称为特异性抗体。病愈后,这种特异性抗体仍然存留在体内,如再有相应的病原体侵入体内,这种特异性抗体就能保护身体不受这些病原体的伤害。接种疫苗就是人为地将经减毒或灭活等工艺处理的抗原成分接种给人,使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或细胞免疫反应,从而产生针对该种病原体的抵抗能力。

婴儿出生时,体内尚有少量母体传给的抗体,随着他们一天天长大,其抗体逐渐减弱或消失。因此,必须适时地给儿童进行预防接种,以增强儿童预防各种传染病的能力,维护儿童健康成长。

儿童打预防针都是免费的吗?

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第三十条规定“接种单位接种第一类疫苗不得收取任何费用”。第一类疫苗,是指政府免费向公民提供,公民应当依照政府的规定;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的疫苗。接种这些疫苗全部免费接种,不收取任何接种费用。目前我市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的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麻风疫苗、麻风腮疫苗、乙脑减毒活疫苗、流脑疫苗、甲肝减毒活疫苗。

接种以上疫苗可以预防:结核病、乙型肝炎、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百日咳、破伤风、白喉、麻疹、风疹、腮腺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甲型肝炎传染病的感染。

除此之外,其他疫苗为第二类疫苗,是指公民自费并且自愿接种的疫苗,这些疫苗有水痘疫苗、流感疫苗、肺炎疫苗等。

儿童应该到哪里接种疫苗?

宝宝出生时将会在医院产科接种室内接种卡介苗和第一针乙肝疫苗,后续的疫苗接种应到居住地附近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接种。我市每个乡镇、街道办事处都设有接种门诊为适龄儿童提供方便、可及的预防接种服务。

接种疫苗需要哪些手续

新生儿出生后,凭出生医院出具的“新生儿乙肝疫苗、卡介苗接种管理三联单”,在一个月内到辖区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为儿童免费办理预防接种证,并按免疫程序接种疫苗。

儿童应在什么时候接种国家规定的免费疫苗

目前,我国免疫规划疫苗主要是针对6周岁以内的儿童。孩子在1周岁以内接种的疫苗较多,这些疫苗包括卡介苗、乙肝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乙脑疫苗、A群流脑疫苗等。孩子在1—6周岁期间还要接种甲肝疫苗,并接种百白破、麻疹、乙脑、A+C群流脑疫苗进行加强或复种,确保抗体水平,预防各种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生。希望广大儿童家长要按照免疫程序和医生的约定日期为儿童及时接种相关疫苗。

为什么一定要按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在每种疫苗上市之前,都要经过科学地、严格地临床试验,最后得出接种几剂次、多大剂量、间隔多长时间可以达到最佳免疫效果的结论。因此,不同的疫苗,有不同的免疫程序。如卡介苗需要接种1剂,乙肝疫苗、百白破联合疫苗、脊灰疫苗等至少需要完成3剂接种才能使儿童身体产生足够的免疫力。随着儿童的长大,身体内原有通过接种疫苗获得的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因此,有些疫苗还要进行加强免疫,家长应按照免疫程序带儿童接种疫苗。

不及时接种疫苗有什么后果

由于新生儿出生后免疫系统不断发育完善,同时体内的胎传抗体也会随年龄增长逐渐消失,根据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规律,我们制定科学的儿童免疫程序,强调及时接种疫苗,确保儿童各个阶段健康、茁壮成长。否则,就会增加儿童暴露传染病的机会,患病后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很大损失。近几年,石家庄市麻疹监测系统显示,麻疹病例大多是因为儿童没有及时接种麻疹疫苗而导致的,为此,提醒广大儿童家长,要及时带孩子接种相关疫苗。

孩子在接种前、后要注意什么

接种前应准备好预防接种证。向医生提供孩子的健康状况,经医生认定没有接种禁忌症后方可接种。孩子接种疫苗后,应在接种现场观察30分钟后离开。

接种疫苗后,会出现什么不良反应,应该怎么处理

接种疫苗后一般情况下,绝大多数孩子会很安全,少数孩子会出现轻微发热反应,只要精心照料,多喂些开水,注意休息,一般在1—2天就会恢复。个别儿童在接种部位发生红肿、疼痛、硬结等,在24小时内冷敷,超过24小时热敷,每天5—6次。还有个别儿童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等症状,这些都是预防接种后的一般反应,病情轻微,一般不需特殊处理,多在1~2天内自行恢复,很少超过3—4天。极少数儿童在接种后可出现异常反应,如无菌性脓肿、过敏反应、晕厥等,病情相对较重,需及时与接种门诊联系,并到医院给予对症治疗。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不能接种疫苗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能接种疫苗:过敏体质、急慢性严重传染病、严重慢性疾病、免疫缺陷、对疫苗成分过敏者。发热的儿童暂缓接种。患有神经系统及精神疾病者禁止接种流脑、乙脑、百白破、白破和麻疹类疫苗。

家长要保存预防接种证吗

按照国家规定,孩子出生后1个月内,要到辖区卫生服务中心的预防接种门诊建立预防接种证,凭接种证注射各种疫苗。预防接种证不但是儿童的一个健康档案,还有许多其他功能。一是凭证接种可以防止漏种、错种疫苗,确保接种安全有效。二是给孩子办理入托、入学手续时,都要查验预防接种证。为此,家长要妥善、长期保存预防接种证。

为什么在儿童入托、入学时要查验预防接种证

《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规定:儿童入托、入学时,托幼机构、学校应当查验预防接种证。从2006年开始,我国实行入托、入学儿童查验预防接种证制度,这样既可以提高疫苗的接种率,还可以有效降低学校传染病的发生。因此,在入托、入学时,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接种疫苗的儿童,应当及时到接种单位补种。

流动儿童也可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吗

国家规定:流动儿童与常住儿童享有同样免疫服务的权利,流动儿童的家长可以凭预防接种证,到就近的预防接种门诊免费接种疫苗。任何接种单位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为流动儿童免费接种相关疫苗。

预防接种证丢失,怎么办

无论是本地儿童,还是流动儿童,如接种证丢失,可提供孩子的接种史并补办预防接种证,完成相关疫苗的接种任务。

为什么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工作这么重视。

由于流动儿童存在着流动性大、隐蔽性强,难于管理等特点。而且流动儿童家长来自不同地域,其文化、经济和防病意识存在着差异,儿童的免疫水平也千差万别,尤其是来自老、少、边、穷地区的流动儿童,很多疫苗不能及时接种,漏种的疫苗很多,成为传染病的高危人群,是工作的难点和重点。为此,对于流动儿童,更要加强预防接种的管理和服务工作。

为了做好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石家庄市政府在2007年6月1日出台了《石家庄市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办法》,将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建立起了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牵头,公安、财政、教育、宣传等部门相互配合开展工作的长效机制。流动儿童管理工作成为预防接种的重中之重。

【问政四川】广元村民突发疾病因"蜀道难"丧命回复:已纳入规划

四川在线消息(四川在线记者 吴佳惠)在不少四川人的印象中,蜀道早已告别“难于上青天”。然而,家住广元旺苍县燕子乡金银村4社的网友通过“问政四川”反映,燕子乡金银村4社是全县唯一没有通公路的贫困地区。

该网友留言称,燕子乡金银村4社共有农户112人,以种植和养殖为生。但村民要到乡政府办事或到乡场镇赶集,唯一的交通要道就是被称为“老鹰飞过毛也乱,猿猴攀爬亦悲啼”的严家岩——这条路从非常陡峭的岩石上通过,岩高足足有500多米,“其险峻程度基本可与华山相提并论,如果走其他道路要用3至4个小时才能到达乡政府。”

该网友在帖文中表达了因交通不便带来的诸多问题:当地村民饲养的肥猪,要靠人背或抬着走3个小时,才能抬到村道公路,有时半路上猪就已死亡,根本无法出售;当地村民想改善居住条件,河沙、水泥和砖等,全靠人背,人力成本太高,村民难以承担;更有甚者,该社已有几名村民突发疾病后,因交通不便无法及时送医而丧命。

对此,旺苍县政府回复称,网友反映的情况属实,燕子乡金银村4社目前尚未通公路,之前乡党委政府已多次向相关部门争取。回复称,根据今年县委发[2016]8号文件要求,今年全面完成建制村通村公路的通达任务;2017年进一步提高通村公路的覆盖面;2018年完成通村公路的联网。也就是说,这条路是纳入计划的。

回复同时表示,文件强调要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积极发动群众参与通村公路建设,采取“一事一议”,鼓励老百姓投资投劳、争取社会捐助,全面完成道路的路基工程,验收合格后,实施路面硬化。目前,各村正在进行宣传发动,希望当地村民积极支持、配合乡村工作,早日实现道路通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