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寒冷可能是疾病信号

????每到冬天,很多老人都会感到下肢寒冷,这跟人体的身体结构密不可分。由于人体下肢受到重力影响,同时又距离心脏最远,局部血流相对缓慢,再加上老人抗寒能力较差,冷天之时活动相对减少,在寒冷天气感觉到下肢寒冷,如果症状难以消除的话,就应当加以警惕了,因为这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信号”。这种情况下,一般应当考虑以下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闭塞性动脉硬化、肢端动脉痉挛症、多发性大动脉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此外,一些下肢寒冷的患者也可能是因为精神因素在作怪,例如癔病患者就可能由于语言暗示导致下肢寒冷感觉,对于此类患者来说,用心理暗示疗法会有很明显的效果。

????由此可见,老年人出现下肢寒冷情况,不应当掉以轻心,等闲视之,应当及时到医院检查,及早排除疾病隐患。 彭永强

京科委发布"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专项成果

10月28日,《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系列成果发布之“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专场在北京市政府新闻发布厅举行。北京市科委作为专项行动计划的牵头组织单位,会同市卫计委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民生领域政府措施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精神和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全市上半年经济形势分析会会议精神,加强推动专项实施,形成了系列成果,于当天特地举行新闻发布会。

2014年,北京市政府发布实施《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积极加快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和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应用,为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和服务民生重大需求提供科技支撑,形成创新驱动的发展格局。“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专项是《行动计划》确定的12个重大专项之一,是市政府落实“健康中国”“健康北京”在科技支撑方面的重要举措。该专项部署了两项重点任务,即:“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工作”“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和首都特色学科创新研究”,计划到2017年,形成不少于10项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形成30个处于国内领先地位的首都优势学科,建立100项诊疗规范标准。

专项实施以来,北京市科委支持并推动了200余个项目(课题),以首都市民健康需求为导向,重点研发一批预防、诊断、治疗、康复新技术、新产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性成果,带动北京及国家医学科技发展,为医疗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市民健康明显改善提供科技支撑,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在顶层规划设计上,形成了重点突出、协调一致的科技工作格局,制定了十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实施方案。二是搭建了由12位领衔专家、100余名核心专家队伍及143家各级医疗机构组成的北京医学科技创新体系。三是制定了60项诊疗技术规范和标准,其中36项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筛选170项科技成果共向3400家(次)医疗机构推广,其中基层医疗机构占推广机构数量的50%以上,培训医师15000人次。四是一批创新性成果逐渐崭露头角,部分疾病领域研究水平已跃居国际领先水平。五是推进体制机制创新,项目组织引入第三方管理方式,保证研究质量。

北京市科委委员刘晖指出,“十三五”期间,市科委仍将以“重大疾病科技攻关与管理”专项为载体,以“科技改善市民健康”理念为指导,落实《北京技术创新行动计划(2014-2017年)》,形成辐射京津冀的资源整合和协同创新攻关的有效机制,充分发挥科技对改善民生的促进作用,促进北京医学创新的转化应用,推动北京医学科技发展由疾病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满足北京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为北京建设成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提供重要支撑。

会上,北京大学和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清华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等多个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就本单位的技术成果及相关实施案例情况作了详细发布 。(郑金武)

我国癌症疾病负担知多少

日前,全国肿瘤防治研究办公室、国家肿瘤登记中心主任陈万青带领团队在国际著名癌症专业期刊《癌症通讯》(Cancer Letters)上首次发布我国居民癌症现患数据。结果显示,我国5年内诊断为癌症目前仍存活的病例数约为749万,其中男性患者368万人,女性患者381万人。陈万青表示,与发病率相比,患病率更能从整体上反映疾病负担。对患病率进行研究可以为医疗卫生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患病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癌症新旧病例之和所占的比例,5年癌症患病率即5年内诊断为癌症目前仍存活的病例数占目前总人口的比例。此次研究数据来源于我国177个肿瘤登记点,均为2003年~2005年诊断为肿瘤的患者,观察截止时间为2010年12月31日。通过发病数据和生存率数据等,采用数学模型计算得出现患率。

调查显示,我国城市中每10万人就有666人5年中诊断为癌症且目前仍存活,在农村是440人。此外,在上述癌症患者中,女性乳腺癌患者最多,达102万人;其次是结直肠癌、肺癌、胃癌和食管癌。这5种常见癌症占总数的56.1%。

陈万青说,肿瘤登记工作涉及政策、经济、文化、医疗等许多方面,需要多方的配合,尽管我国肿瘤登记已达到世界中高水平,但由于经费有限、人员不足、各地区医疗水平差异大等因素,导致我国大多数肿瘤登记处没有患病数据的统计,这是我国一直没能公布癌症患病资料的原因。

陈万青表示,长期以来,我国对于癌症负担的评估,往往用癌症发病率表示。尽管发病率也能反映癌症负担,但是其关注的重点在新发病例。而癌症作为一种慢性病,大部分患者有着较长的生存期,因此癌症患者的生存状况也应成为关注的重点。

据悉,从明年开始,患病率将纳入每年的中国肿瘤登记报告,作为常规统计内容。(记者王 丹)

孩子头痛呕吐警惕病毒性脑膜炎

病毒性脑膜炎 是由多种不同病毒引起的一组以精神和意识障碍为突出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病毒性脑膜炎 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其次是虫媒病毒、流感病毒等。

本病多成急性或亚急性起病,以急性起病多见。病前多有上呼吸道及胃肠道感染史、接触动物或昆虫叮咬。患儿可有发热、头痛、 呕吐 、颈背疼痛、体检脑膜刺激征阳性。该病轻者能自行缓解,危重的可留下后遗症甚至死亡。

脑脊液是 病毒性脑膜炎 的诊断性检查,其脑脊液的改变,压力一般正常或高昂、外观多清、潘氏试验呈阳性、白细胞数正常或数百、蛋白正常或稍高、病毒抗体阳性、涂片找菌及细胞培养阴性,血象正常或偏低,部分可轻度升高。脑电图具有一定 诊断价值 ,通常出现弥漫性慢波。病毒抗体检测,可采用中和试验。血、尿、便常规检查,排除细菌感染。

早诊断、早治疗能使大部分患儿减少后遗症。一般治疗保证能量及营养供给,维持水电解质维生素及矿物质平衡。病因治疗科根据病情适当选择抗病毒制剂,如利巴韦林。免疫治疗,如应用静脉丙种球蛋白,免疫调剂。

患儿在发病过程中,应密切观察体温变化,体温超过39℃,可遵医嘱物理或药物降温;卧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孩子有无头痛、 呕吐 等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

湖南省儿童医院神经二科宋莉萍

感冒时误做一事真会要命

8.忌香菜

对于患有感冒的人群来说,香菜是必须要避免的,感冒时我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虚,而香菜味辛能散,如果在这个时候食用的话就会耗气损精神,从而加重感冒的程度。不仅仅感冒的人不能吃香菜,在平时容易感冒的人同样应该对香菜敬而远之,以免引发或加重气虚。

对于患有感冒的人群来说,香菜是必须要避免的

专家指出,产后、病后初愈的患者也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气虚,因此对香菜也应该避免食用。

9.忌辛辣食物

在感冒期间人体的体温会有所升高,并且体内的心神代谢也会出现增快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避免食用一切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像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乱吃的话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10、忌食鸭羊肉

因为感冒是外感之病,治疗应以疏散解表为主。而鸭肉性质偏凉、滋腻蜜滞,容易滑肠敛邪,猪肉肥腻,助湿生痰,动风蕴湿;羊肉甘温助热,偏于温中暖下,且有敛邪之弊。

结语:感冒虽然不是一种大病,但是感冒的时候一些禁忌还是要注意的。从上述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感冒的时候是不能乱吃药的,因此大人们要注意孩子在感冒时期的一些行为哦!希望上述的知识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8.忌香菜

对于患有感冒的人群来说,香菜是必须要避免的,感冒时我们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气虚,而香菜味辛能散,如果在这个时候食用的话就会耗气损精神,从而加重感冒的程度。不仅仅感冒的人不能吃香菜,在平时容易感冒的人同样应该对香菜敬而远之,以免引发或加重气虚。

对于患有感冒的人群来说,香菜是必须要避免的

专家指出,产后、病后初愈的患者也常常存在一定程度的气虚,因此对香菜也应该避免食用。

9.忌辛辣食物

在感冒期间人体的体温会有所升高,并且体内的心神代谢也会出现增快的情况,这个时候应该避免食用一切辛辣刺激的食物。比如像姜、蒜、辣椒之类的温热辛辣食品,乱吃的话会以热助热,加重病情,不利于退热与早日康复。

10、忌食鸭羊肉

因为感冒是外感之病,治疗应以疏散解表为主。而鸭肉性质偏凉、滋腻蜜滞,容易滑肠敛邪,猪肉肥腻,助湿生痰,动风蕴湿;羊肉甘温助热,偏于温中暖下,且有敛邪之弊。

结语:感冒虽然不是一种大病,但是感冒的时候一些禁忌还是要注意的。从上述的案例我们可以看出,在感冒的时候是不能乱吃药的,因此大人们要注意孩子在感冒时期的一些行为哦!希望上述的知识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

感冒竟拿毒品当药衢州女子吸毒后狂做家务停不了

浙江在线衢州11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吴佳蔚 实习生/梁婧娴 通讯员/邱丽娟)好不容易戒了毒,江山姑娘毛某却因为听信损友“毒品能治感冒”的谗言,再次踏入毒品的魔窟。这一吸,毛某“嗨”了一整夜,像上了发条的机器人,狂做家务根本停不下来,连每一条门缝都给擦得干干净净。

毛某今年30岁,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碰毒品了。今年8月中旬,她就因吸毒被公安机关依法行政拘留。失去自由的看守所生涯让毛某得了教训,从此,毛某下定决心远离毒品,克制了2个多月,没有再吸食毒品。

近日,毛某感冒了,卧病在床好几天。朋友小刘来探病,见毛某鼻塞严重,小刘“好心”建议她去弄点“东西”治治,保准比感冒药还灵。

原本就是同路人,毛某秒懂了小刘口中的“东西”指的就是毒品,连连摆手说,“可不能再吸了,被公安抓到可不好受。”

尽管如此,小刘仍一个劲地鼓吹毒品治感冒的药效。这一鼓吹,毛某心动了,按捺不住蠢蠢欲动的毒瘾,跟着小刘去吸了几口。

再次尝到毒品滋味的毛某发现,自己的鼻塞似乎真的好了不少,精神也恢复了许多。不仅如此,当晚回到家的毛某感觉兴奋异常。

“不想睡觉,就想一直动着,跟上了发条一样,根本停不下来!”深更半夜,毛某在家里打转,想找点事情做做。

于是乎,她把家里角角落落的卫生都狠狠地打扫了一遍,连每条门缝都没放过,细细地用抹布擦得一尘不染。

凌晨3点,毛某依然没能停下来,她又翻出家里的衣服,不论是脏的还是干净的,通通堆在洗手间里,卖力地洗了起来,一直洗到天亮。

然而,当阳台里都被洗好的衣服堆满了,甚至连家里的衣架都被用完了,毛某依然觉得精力充沛。

11月2日上午,接到报警的江山城中派出所民警来到毛某家中将其抓获。这个时候,毛某的精神又再次回复到病恹恹的状态。面对民警的询问,毛某直呼毒品害人,“你看,我的感冒更严重了。”

警方表示,毒品非但不能取代药品,而且会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人产生兴奋甚至幻觉,导致自我歪曲和思维分裂而让人误以为病被治好了。毒品具有极强的依赖性,长期吸食毒品,会破坏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导致药物性精神病。

心灵患"感冒",应该怎么治

都市生活的压力、突如其来的变故、长期的郁结难舒……当今社会,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这一场“心灵的感冒”――抑郁症。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抑郁症现已成为世界第四大疾患。到2020年,它可能成为仅次于心脏病的第二大疾病。另外,全世界现共有3.5亿名抑郁症患者,在全球的发病率约为11%,严重的患者中约有15%会选择自杀结束生命,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高达100万,而曾有过自杀念头的患者更占到三分之二。

抑郁症究竟是什么?得了抑郁症又该怎么办?本期“问诊”,记者采访了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副主任王勇,听他解释有关抑郁症的那件事。

■本报见习记者黄杨子

王勇告诉记者,近日他接待了一名病人。李阿姨今年52岁,在某公司任财务一职。近一个月以来由于工作压力大,她时常觉得力不从心,反应能力也跟不上。这样一来,她变得烦躁易怒、闷闷不乐,整天无精打采,一会儿觉得自己年纪大了、没用了,一会儿又担心同事们会对她有看法,领导会批评她。每天回到家后她就躺在床上,但感觉腰酸背痛、心慌胸闷,家务也不想干,晚饭也吃不下,连广场舞也不去跳了。最严重的是,她在夜里经常睡不着,反复回想工作中的错误,觉得对不起领导的重用而独自哭泣。

家人们也察觉了李阿姨的异常,担心她是否患上了什么生理上的疾病,便带她到综合性医院的心内科、消化科、神经科都做了各种检查,可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异常。李阿姨和家人感到更加困惑和担心,不知该如何是好。后来,经朋友介绍,李阿姨来到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王勇仔细询问了病情后,告诉李阿姨:“您应该是得了抑郁症”。李阿姨却不太相信,“有这么严重吗?是不是因为工作压力大所以有点不开心,休息一段时间会好的吧?”

王勇表示,许多患者对病症和病情都不了解,为了帮助及时有效地发现抑郁、抗击抑郁,他带来了一些抑郁症自我检测的方式,“了解抑郁症,才能最终走出抑郁症。”

什么是抑郁症

王勇介绍,抑郁情绪和抑郁症并不相同。抑郁情绪是一种常见情感,日常遇到不顺心的事,都可能产生抑郁情绪。但抑郁情绪一旦超过了一定程度,或者持续较长时间,且每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感到悲伤或开心不起来、对凡事都提不起兴趣、少言懒动等,通常就是抑郁症的表现。

抑郁症可以有多方面的症状,最突出的是情绪症状,此外也有思维和行为方面的异常。还有部分病人的生理疾病症状较突出,甚至掩盖了情绪上的问题,这种情况被称为“隐匿性抑郁症”。该类病人往往会首先就诊于综合性医院各个科室,但有查不出与躯体症状相符合的生理疾病,李阿姨就是这样的病例。

抑郁症的情绪症状主要包括:反复哭泣、无愉快感、愁眉苦脸、痛苦纠结、多愁善感、无助无望、焦躁不安等;思维症状主要包括:反应迟钝、兴趣丧失、注意力涣散、记忆力减退、自责自罪、自卑无能、自怨自艾、悲观厌世等;行为症状主要包括:寡言少语、动作迟缓、不愿出门、整日卧床、生活疏懒、自伤自杀等;躯体症状主要包括:入睡困难、多梦易醒、食不甘味、日渐消瘦、无精打采、疲乏无力、全身不适、性欲减退、月经不调等。

这些症状往往持续存在2周及以上,严重程度从轻度、中度到重度不等,还会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社交能力。

为什么会得抑郁症

许多人认为,抑郁症是受了刺激、性格内向或者压力过大导致的,但王勇表示,这种说法并不全面。他指出,很多患者第一次得病时往往有一些性格、心理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但是随着病情的发展,这些因素的影响将会越来越少,许多患者是由于没有进行规范的治疗而导致复发。

目前,抑郁症病因未明,可能的致病因素包括遗传、神经生化、神经发育和营养、神经内分泌、性格和心理社会因素等等。据调查发现,很多抑郁症患者的家庭中都曾出现过病史,性格一般比较内向自卑敏感、悲观消极,工作以及生活都处于高强度与高节奏中,从而引起了抑郁症的病发。事实上,发病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

得了抑郁症应该怎么办

抑郁症袭来,我们该如何抵抗?王勇说,抑郁症就像感冒一样,通常是容易复发的,因此及时接受规范治疗是预防复发最好的方式。当然,患者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减少复发的风险。

要做到规范治疗,首先要准确识别出抑郁症,因此需要到精神专科医院就诊,最好选择有抑郁症治疗专长的医生。一般而言,早期和轻度的抑郁症可以不用药,以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为主;中度以上的抑郁症应该以药物治疗为主,配合其他的治疗方法;重度和难治性的抑郁症可能需要多种药物的联合治疗,也可合并物理治疗(改良电抽搐治疗、经颅磁刺激治疗等)和心理治疗。

王勇表示,在临床抑郁症治疗中,他发现通常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

误区一:中医中药治疗抑郁症

首先选择求助于中医中药来治疗抑郁症,在抑郁症患者中并不少见。精神科门诊也常常有患者告知医生,自己之前曾服用长时间中药而未见好转。不可否认,现代研究发现,某些中草药的确含有少量的抗抑郁成分,但目前临床上并未发现有何种中药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可以达到同西药相当的疗效。因此,在现有多种有效的抗抑郁药物的情况下,患者首先考虑中医中药治疗或许是“舍近求远”。

误区二:频繁换药

过早、过于频繁地换用各种药物在抑郁症的治疗中也十分常见。殊不知,抗抑郁药物的起效较慢,一般需要1至3周,而这只是初步起效的所需时间,药物发挥充足的作用则需要大约4至6周。这是由药理作用和疾病的特点所共同决定的。因此,早于这个时间换药的结果极可能是前功尽弃、从头来过,必然得不偿失的。

误区三:过早停药

有些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一旦发现有所好转,便认为抑郁症已经好了,从此可以高枕无忧;有些患者觉得长期服药会产生不良反应;还有些患者觉得服药意味着给自己贴上了“病人”标签,会遭受歧视。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部分患者过早停药,而结果往往是耽误了最佳治疗时机,病情复发或迁延不愈。

王勇说,抑郁症是一种慢性疾病,早期治疗和规范全程治疗对于临床痊愈、回归社会和减少复发都尤为重要。目前常用的抗抑郁药物虽然可能会存在一些不良反应,但往往发生率低,持续时间短,患者可以逐渐耐受。即使少数病人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及时停药也很少造成严重的后果,而且不良反应带来的风险远比过早停药的风险要小得多。

同时,随着抑郁症的发病率增高和相关知识的普及,公众对抑郁症的偏见已经明显减少,许多抑郁症患者进行规范治疗后都可以恢复正常的社会功能。经历可以使人成长,有些患者甚至比以前有更出色的表现,还会主动帮助更多的病友重拾信心和希望。

因此,王勇建议,抑郁症在治疗起效后仍需要相当长时间的用药期,以尽可能减少复发,预防性维持用药是防止抑郁症死灰复燃的关键。由于抑郁症较高的复发率,每次发作的自然病程为半年左右,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抑郁药疗程一般分为3期(如表格)。

王勇表示,如果患者与家属可以放下心中沉重的包袱,配合医生进行规范治疗与定期门诊随访,这场“心灵的感冒”就会渐渐痊愈。

名医档案

王勇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门诊部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难治性抑郁障碍、双相障碍和睡眠障碍的药物和心理治疗。

专家门诊时间:精神科周三下午、周一上午,心理咨询部周四上午。

重庆男子旅途中突发精神疾病爬上7米高广告牌

鄂东晚报讯(记者方新平 通讯员董剑飞 杨凯)10月26日,一名重庆籍男子旅途中突发应急性精神病,在黄黄高速公路蕲春服务区下车后,爬上7米高的广告牌。幸得蕲春路(黄黄高速公路)地(地方警民)联动,组织百余警民协力救助,才未酿成事故。

26日5时许,蕲春县公安局八里湖派出所接到浙C23**客车司机杨某报警称:一名男性乘客在黄黄高速蕲春北服务区走失。

民警赶到服务区后查明,走失的该男性乘客何某,今年40岁,从温州上车准备回重庆,可坐在车上总是自言自语说有人要害他。民警立即组织服务区安保人员协助客车司机寻找,并在半小时后发现何某已经下了高速服务区,爬上了横跨蕲漕公路的一处7米高的广告牌。

当日正是中国·湖北第25届李时珍药材交易会开幕的第一天,蕲漕公路上车流量非常大,为保证何某人身安全和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民警立即联系县消防大队和蕲州交警中队前来进行联合处置。

很快100余名各路人员赶到现场,大家在疏导交通并在路面的铺设保护设备的同时,派出谈判代表稳控何某的情绪。可何某仍情绪激动,抗拒救援,不让施救人员靠近,并突然从广告牌上跳下,落到事先铺设好的救生气垫上。

目前,经与其家人联系,何某已被交由客车司机照看,送回重庆。

链接>>>

长途车上多喝水多吃高能量食物 可预防旅途综合征

何某为何在旅途中突发这种疾病?10月27日,记者采访了蕲春县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兼内五科主任王宇。王宇说从何某发病的情况分析,应该为短暂的精神病性障碍(俗称旅途综合征),主要是因为长途旅行的枯燥无味加上精神疲劳等因素导致脑细胞活动发生异常。据介绍,旅途综合征的发病持续时间不长,一般数小时即可自行消除。

“若休息不好,再吃不好,饥饿状态下或会增加发病几率。”“出门在外,多带卡,少带现金,尽量减轻精神压力。”王宇说,曾经出现过精神上异常的乘客在出行时最好有亲友陪同,以便及时处置和控制。而出行前,尤其是坐车前一天要保证足够睡眠。出行当天尽可能保证饮食,摄取如牛奶、面包、鸡蛋等高能量食物,并随身携带水果、饼干等,随时补充能量。